埃及在尼羅河、地中海和紅海的捕魚業已有數千年歷史。近日,一項發表于《海洋與海岸管理》研究重建了過去100年來埃及海洋漁業在地中海的捕獲量并發現了資源過度開發的有力證據。
研究對埃及從1920年到2019年在地中海的專屬經濟區對應區域的海洋漁業捕獲量進行了重新估計,發現埃及地中海水域約有380萬噸魚類和無脊椎動物被捕撈。這項研究涵蓋了報告的和以前未報告的商業和非商業、小型和大型漁業捕撈量和捕撈中的估計丟棄物。
圖:埃及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鑒于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從1950年起才發布年度漁業統計數據,重建的海洋捕撈數據與糧農組織報告的漁獲量數據的比較僅涵蓋1950年至2019年這一時期。1950年至2019年,埃及地中海專屬經濟區的重建海洋漁業捕獲量約為糧農組織代表報告的埃及漁獲量的1.3倍。這種差異是由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主要是未報告的商業、工業和手工捕撈量以及工業丟棄。
研究發現,捕撈量出現了高峰,隨后由于各種外部事件和捕撈壓力增加而導致漁獲量急劇下降。一些事件極大地影響了埃及的地中海海洋漁業,比如蘇伊士運河的開通、阿斯旺水壩的修建等。氣候變化也影響了整體生產力以及漁獲物的種類組成。1987年以來,地中海埃及水域的平均捕撈溫度(MTC)每年平均增加0.07°C。海洋營養指數(MTI)顯示,自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埃及地中海水域就出現了“捕撈減少”現象。
沙丁魚漁業是受影響最嚴重的漁業,從1950年至1965年占商業捕撈量的30%下降到1968年的不足4%。漁業捕撈量最終在20世紀80年代末恢復到建壩前的水平,這可能是因為尼羅河三角洲的農場施用了化肥,最終豐富了周圍水域并促進了沙丁魚和其他魚類種群的增長。但到了21世紀,漁獲量再次開始波動。
研究人員表示,盡管捕撈壓力不斷增加,但2011年至2019年間,漁獲量下降了近50%。對埃及地中海沿岸商業上重要物種的種群評估證實了評估,并將下降歸因于過度捕撈。甚至一些新入侵的物種似乎也被過度捕撈。
本研究提供的數據集可應用于基于捕獲量的指標,以更好地評估埃及地中海魚類資源。這將有助于改善該區域的漁業管理,并確保埃及地中海漁業的可持續性。
研究人員通過計算海洋營養級指數進一步證實了魚類種群的過度捕撈。海洋營養級指數顯示,直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由于漁業的地理擴張,食物鏈上游一直存在捕撈活動,但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由于沒有新的區域可以擴張,過度捕撈導致了‘捕撈下降’效應。
沿著食物網捕撈是指特定生態系統中的漁業在耗盡食物網頂部較大的掠食性魚類后,轉向越來越小的物種,最終以以前被拋棄的小魚和無脊椎動物告終的過程。捕撈活動減少,再加上地中海變暖引起的物種組成變化,預計將對埃及的漁業產
研究人員表示:“埃及當局迫切需要認真對待漁業管理,否則就意味著失去重要的食物和生計來源。”
**【注】**海洋營養級指數是指以營養級為基礎的海洋生物平均營養級,其目的是準確地反映海洋生物群落結構及其營養層次的變化趨勢。監測和評估海洋生態系統的變化已經成為海洋科學的核心課題,其中營養動力學變化機制的研究是揭示整個生態系統變化過程的至關重要的內容。在《生物多樣性公約》中,海洋營養級指數是評估生物多樣性目標的8個指標之一。
編譯:Sara
審核:YJ
編輯:Tommy
來源: 中國綠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