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們討論了指甲上突然長出黑線的問題。文章發布后,讀者朋友們提出了更多關于指甲的疑惑,所以我們決定繼續展開聊聊指甲的話題。
指甲上的月牙說明了什么?
很多年前,網上流傳過“指甲月牙偏小或缺失=不健康”的說法,流毒至今。即便已經有很多專業人士做過相關的辟謠,仍然有很多朋友看著“月牙不足”的十指心有戚戚。
圖片來源:必應搜索截圖
指甲之所以能源源不斷地向指尖生長,是因為指甲的根部有一塊叫作“甲母質”的活性區域不斷產生新鮮的指甲細胞,如同長江后來推前浪一般向指尖輸送。甲母質的大部分區域都被皮膚覆蓋,少部分沒被蓋到的地方呈白色半月形,這就是所謂的月牙,學名“甲半月”。
那么,指甲上沒有月牙說明什么?多數時候只能說明甲母質被皮膚完全蓋住了。只要指甲還在正常生長,月牙就是客觀存在的。即使你看不到它,它也仍然在努力認真工作。
當然,月牙也會因為身體情況的變化而受到影響,比如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銀屑病有時會出現月牙變紅的癥狀。但這些疾病往往有其他更顯性的癥狀,我們并不依賴月牙的外觀診斷它們。比如說,一個關節疼痛、關節腫脹、關節僵硬的人,不需要等到月牙發生變化后才懷疑自己是不是有類風濕性關節炎。
反過來,如果身體不覺得有什么不舒服,指甲也是平整光滑、白色半透明的健康狀態,就不用擔心月牙是否健康,正常的指甲已經間接證明了它的健康。
指甲的豎紋是什么情況?
指甲是甲母質一群細胞通力合作的成果。不同的細胞工作效率不同,就好像頭發有粗有細一樣,指甲也無法做到從左到右厚薄完全一致,所以很多人的指甲上都有生理性的豎紋。生理性的豎紋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明顯,甲母質處受到外傷,以及一些疾病如扁平苔蘚、類風濕性關節炎、外周血管疾病等也會加重指甲的豎紋。
常見的指甲異常
有時候,一些因素會影響部分或全部甲母質的增殖,導致局部或整段的指甲生長遲緩,產生各種奇怪的斑點或者紋路。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指甲異常:
1甲橫溝(博氏線)
物理創傷(如鞋子擠壓)、局部炎癥(如甲溝炎)、部分藥物(如化療藥物)、病毒感染(如手足口病)等因素可影響甲母質的正常增殖[3-5]。待影響因素解除后,指甲的生長又恢復正常,受影響期間產生的指甲被前后的正常指甲夾在中間,形成一條貫通左右的橫溝,醫學上稱為“博氏線”。
博氏線。圖片來源:參考文獻[6]
2甲縱溝表現為一個或多個指甲中線分裂或凹陷(甲營養不良),咬甲、修甲、摩擦等物理創傷是常見的誘因。
甲營養不良。圖片來源:參考文獻[6]
3白甲
可由外傷導致,也可因為甲板底層存在角化不全的細胞導致,會隨著指甲的生長不斷向前推移。
白甲。圖片來源:參考文獻[6]
4米氏線
米氏線是與甲基底平行的白色條紋,和甲母質的角化異常有關,所以同樣會隨著指甲的生長而向前移動。米氏線可能意味著更嚴重的健康問題,除了創傷、癌癥、化療藥物的使用等情況外,腎衰、心衰、鐮刀型紅細胞病,以及鉈、砷等重金屬的暴露也會產生米氏線。
米氏線。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5指甲增厚
常由甲真菌病引起,除了增厚外,指甲還可有變色、變形等特征。
甲真菌病。圖片來源:參考文獻[6]
6匙狀甲
指甲中間凹陷,邊緣翹起,形似湯匙。匙狀甲往往和缺鐵性貧血或其他全身性有關。
匙狀甲。圖片來源:參考文獻[6]
7裂片形出血
甲板靠近指尖處出現的縱向小血條,由甲床的毛細血管破裂導致,常由創傷引起,銀屑病、心內膜炎、腎臟疾病和一些全身性疾病偶爾也可導致裂片形出血。
裂片形出血。圖片來源:參考文獻[6]
8點凹甲
指甲根部受到局部的創傷后,有時會在新長出的指甲上留下一個小凹坑。銀屑病、濕疹等疾病有時會留下更多的凹點。
銀屑病點凹甲。圖片來源:參考文獻[7]
除了點狀凹陷外,銀屑病也會有甲剝離、糙甲等表現。
銀屑病甲剝離。圖片來源:參考文獻[7]
銀屑病糙甲。圖片來源:參考文獻[7]
指甲只是身上不起眼的小零件,卻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營銷號嚇唬人的時候只把重點放在月牙上,多少有點失策了。不過本文列舉的例子還遠不能覆蓋所有的指甲異常,大家如果發現自己的指甲長著長著不對勁了,還是要積極求助皮膚科醫生。
參考資料
[1]Tunc SE,Ertam I,Pirildar T,Turk T,Ozturk M,Doganavsargil E.Nail changes in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do nail changes provide clues for the diagnosis?.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07;21(4):497-503.
[2]Sandre MK,Rohekar S, Guenther L.Psoriatic Nail Changes Are Associated With Clinical Outcomes in Psoriatic Arthritis.J Cutan Med Surg.2015;19(4):367-376.
[3]Bodman MA.Nail dystrophies.Clin Podiatr Med Sur.2004;21(4):663-687
[4]Piraccini BM,Alessandrini A.Drug-related nail disease.Clin Dermatol.2013;31(5):618-626.
[5]Wei SH,Huang YP,Liu MC,et al.An outbreak of coxsackievirus A6 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onychomadesis in Taiwan,2010.BMC Infect Dis.2011;11:346.Published 2011 Dec 14.
[6]Tully AS,Trayes KP,Studdiford JS.Evaluation of nail abnormalities.Am Fam Physician.2012;85(8):779-787.
[7]Canal-García E,Bosch-Amate X,Belinchón I,Puig L.Nail Psoriasis.Psoriasis ungueal.Actas Dermosifiliogr.2022;113(5):481-490.
作者|飛刀斷雨 醫生
審核|馮珺 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醫院 皮膚科副主任醫師
來源: 科普中國新媒體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