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題】
“花好月圓迎中秋,舉國高歌慶國慶。在這雙節來臨之際,為了能讓孩子們度過一個快樂、安全、有意義的假期,現將放假安排和注意事項通知如下:……8.請家長關注孩子的安全,遵守交通規則,注意飲食、網絡安全,做好防火、防電、防溺水、防詐騙。安全無小事,請時刻謹記!”
臨近中秋、國慶,放假之前,許多家長都在微信群眾收到了有關放假安排和相關注意事項的通知。其中,專門將“安全”作為一條重要提示單列出來,更加顯示出了安全二字的分量。也給家長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危險做出了提示。
【原因分析】
未成年人在成長過程中,由于認知不夠以及自身能力的不足等原因,經常會面臨這樣那樣的危險,如何認清這些危險、巧妙規避風險、確保成長安全,是擺在家長和孩子面前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首先,弄清危險的危害性。“危險”意思是危機兇險,指雖未發生,但已面臨災難的情況。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危及安全的危險存在。這些危險有的是肉眼可見的,比如水、火、車輛、飲食等;有些雖然肉眼不可見但是真實存在,比如電、輻射、詐騙、網絡安全等。俗話說“水火無情”,其實不單單水火,任何一項都有可能會給我們的身體、心理、財產等各方面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傷或損害。因此,弄清楚危害性,主動遠離方為上策。
其次,認清安全的重要性。有人說,健康是“1”,其它是“0”,如果沒有“1”在前面引領,后面無論有多少個“0”還終歸都是“0”。其實,安全同樣如此。在很多事情面前,如果拋開了安全,就等于拋開了一切。一個單位如此,一個家庭如此,一個人也同樣如此。而且,安全不但影響到個人,還會影響到家庭、班級、學校等等。試想,如果某一個孩子發生了安全問題,他自己會不會受影響?他的家人、整個家庭會不會受影響?他所在班級、學校會不會受影響?由此可見,安全覆蓋每一個人,完全馬虎不得。
【解決建議】
在未成年人的成長教育中,家長作為最重要的監護人,首要任務就是要引導教育孩子認清危險、遠離危險、確保安全。
一是周全預想。孩子眼中的世界是單純的,他們不會天生知道身邊的危險所在。“初生牛犢不怕虎”告訴我們并不是牛犢的膽子有多大,而是牛犢根本不知道“虎”的危險。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我們才有責任有義務告訴他們。盡量多的告訴他們在身邊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那些危險,還要盡量詳細的預想他們有可能會遇到的潛在危險。總之,家長預想的越周到,孩子的安全指數也就會越高一些。
二是多加提醒。“君子不立危墻之下。”作為家長,要主動引導教育孩子遠離身邊那些看得見和看不見的的各種危險,只有遠離了,才會最大限度地遠離傷害,讓我們的家庭幸福指數得到可靠保證。由于孩子具有探索未知世界的強烈興趣以及活潑好動的天性,我們要在監護過程中不厭其煩的反復盡到提醒義務,逐漸使他們提升安全意識,在腦海中樹起保障安全的“防火墻”。
三是勤于監督。未成年階段的孩子自我管理意識一般都較為薄弱,許多時候他們自己還是比較明白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但是在一些外界的誘惑面前往往會做了“俘虜”。因此,家長千萬不能只是停留在“我給他講過了”“提醒了”“說過好幾遍了”的階段,還要做好堅持不懈的監督工作。對于孩子落實的比較好的及時予以肯定和表揚,做得不到位或者有欠缺的要提出改正意見和改正時間。提醒和監督要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經驗總結】
1.安全預想是否周全,不但體現了家長的責任心,而且體現出家長對子女的喜愛程度。
2.放任孩子自由管理,是最不負責任的態度,也會給安全埋下最大的隱患。
來源: 柳州市科普作家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