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美國家,前列腺癌常年位居男性新發癌癥第一位。在上海其發病率已上升為男性第四位。近年來國人前列腺癌發病率的上升,與這4點有關:

1、平均預期壽命越來越長

前列腺癌是典型的老年男性特有疾病,呈現出年齡相關性,發病率往往從60歲左右開始上升,隨著年齡增大,發病率急劇升高。

2、飲食結構發生重大改變

長期高蛋白、高脂肪飲食的男性,是前列腺癌的易發人群,可以說前列腺癌是“富癌”。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國人飲食結構發生了變化,紅肉、動物脂肪、乳制品攝入比例增高,蔬果類比例相對下降,逐漸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

有研究表明,移民到夏威夷的日本人中,第一代的前列腺癌發病率遠低于當地人,第二代人發病率出現上升,第三、第四代人接近當地發病率水平,可見飲食對前列腺的影響。

3、診斷手段大大提高

和以往相比,多序列前列腺核磁共振系統、穿刺活檢技術等多種診斷手段水平的提升,在減少創傷和相關并發癥的基礎上,大大提高了活檢陽性率和早期前列腺癌的檢出率。

4、前列腺健康意識提高

隨著老百姓健康意識的提高,對于前列腺問題也更加關注。遇到尿頻、尿急等尿路問題,不少人也能及時去醫院就診,及時發現相關疾病的蹤影。

前列腺癌已成為男性第二大常見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僅次于肺癌。前列腺癌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癥狀,常常在體檢時偶然發現,也有可能是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手術標本中才被發現。隨著癌腫瘤不斷發展,患者逐漸出現不同的癥狀,如排尿困難、尿失禁、排尿疼痛以及血尿等。值得慶幸的是,前列腺癌是高度可治的,只要積極治療,五年生存率非??捎^。

來源: 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