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沒有營養,不能給孩子吃,我從來不給孩子吃零食!”
“孩子不好好吃飯,再不吃點零食,怎么長身體呢?”
關于能否給孩子吃零食,家長們各有各的看法:有的家長覺得零食有添加劑、防腐劑,不是健康食品,完全拒絕;有些家長則認為,正餐沒食欲、不愛吃飯,給孩子吃點零食總比不吃飯好。
那么,到底該不該給孩子選擇零食?怎么選呢?

一、正確看待零食

《兒童零食通用要求》將“零食”的定義為:零食是指正餐以外,用于補充營養(或平衡營養)、放松悠閑、愉悅心情的食品。
隨著年齡長大,孩子接觸到了多種口味的食物,看到鄰居家的小朋友總是有各種小食品吃,小嘴巴越來越饞。從營養角度上來看,單靠正餐的攝入,營養素滿足不了兒童生長的需求。所以,零食是孩子正餐之外的營養補充,合理選擇使用是非常必要的。
這些零食既包括家庭自制的新鮮食物,也有在市面上購買的預包裝加工食品。雖然零食的營養價值可能趕不上正餐,但確實是正餐的有益補充,在兒童平衡膳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選擇零食,既是對營養的需求,也是對新味道的探索,可以增加愉悅感,提升孩子的認知能力。

二、合理選擇零食

(一)按照種類選擇
《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指南》中將零食分為九類,包括:肉蛋類、谷類、豆及豆制品、果蔬類、奶及奶制品、堅果類、薯類、飲料、糖果冷飲類。每一類零食都分為三個等級:可以經常食用、適當食用、限量食用。下表是按照《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指南》中零食扇面圖整理出來的,可參考選擇:


(二)看食品標簽選擇
1、看看是否是高鹽、高糖、高脂肪零食
根據《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 GB28050-2011》:
含鈉≤120mg/100g(固體)或100ml(液體)為低鈉食品,
含糖≤5g/100g(固體)或100ml(液體)為低糖食品,
含脂肪≤3g/100g(固體)或≤1.5g/100ml(液體)為低脂食品。
在給孩子選擇零食的時候,預包裝食品要看好標簽,如是高鈉、高糖或高脂肪零食,就要少選或不選。

舉個例子:從上面這個標簽看出,該食品每100g含脂肪量為36.8g,遠遠大于3g屬于高脂肪食品,屬于第三類限制食用的零食,給孩子選擇的時候要慎重。
2、看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是油脂加工過程中出現的一種副產品成分,會對心血管系統帶來負面影響。盡管油脂加工中會盡量降低這類成分,但有些食品中難免有少量殘留。在孩子愛吃的奶油蛋糕、奶油冰激凌、代可可脂巧克力、乳飲料、奶茶、蛋黃派等這些零食中,都可能有少量反式脂肪酸存留。
反式脂肪酸常常是與某些原料關系更密切一些,如氫化植物油(包括部分氫化棕櫚油、大豆油等)、精煉植物油、起酥油、植物起酥油、高級酥油、液態酥油、植物奶油、植物脂肪、代可可脂、人造奶油、人造黃油等。

我國對各類加工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是有嚴格限定的,正規的市售食品中,其反式脂肪酸含量應該都是符合國家標準的。雖然家長不需要過度擔心,但仍然需要了解到這些知識,在選擇零食的時候,要有意識不給孩子安排太多這類食品。
3、看是否有過敏原
有些兒童可能會對含有麩質的小麥、蛋類、大豆、牛奶、花生、魚類及海鮮等食物過敏。一些零食在制作過程中會加入這些常見的過敏食物,給有過敏史的孩子選擇零食時,別忘了看看零食中是否含有過敏原。

三、零食該怎么安排?

1、零食的次數
零食盡可能與加餐相結合,安排在兩次正餐之間,一天可安排2次。
2、零食的量
每次吃零食的量不宜過多,應以吃完零食后不影響規律正餐的食量為準。
3、零食的時間
吃零食不要離正餐太近,睡覺前半小時避免吃零食。不要養成睡覺前吃零食的習慣,以免影響腸胃及牙齒健康。吃零食前要洗手,吃完零食要漱口。
4、注意安全
避免食用整粒豆類、堅果,防止食物嗆入氣管發生意外,建議堅果和豆類磨成粉或打成糊食用。

都說“沒有零食的童年是不完整的”。進食不僅僅是為了滿足生理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通過進食不同口味、不同顏色、不同性狀的食物,能幫助兒童更立體地探索和感知這個世界。
沒有不好的零食,只有不會選擇的零食。
家長們要學會零食選擇方法,科學合理地安排進食零食的時間,就能避開可能的營養風險,給孩子一個“吃得健康,吃得開心”的美味童年。

作者:
李玲 | 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委員 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醫師
審稿:
汪之頊 | 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主任委員 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來源: 中國好營養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