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學名蜚蠊,一個廣泛活躍于千家萬戶的神奇物種。在我國,不僅有“體格清秀”的德國小蠊,還有傳說中能讓北方大漢嚇到“花容失色”的蟑螂界戰斗機——會翱翔的美洲大蠊。同樣是蟑螂,為什么差距會這么大?難道蟑螂也存在地域差異問題?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

01 無處不在的小強

提到蟑螂,相信很多人會想起它的經典外號“小強”。的確如這個外號一樣,蟑螂的生命力極其頑強,可以生活在很多艱難環境,甚至可以依靠木屑為食物,所以蟑螂分布于除南極洲之外的所有大洲。而作為節肢動物的一員,蟑螂和許多節肢動物一樣,沒有神經系統,所以即便掐掉其一部分機體也可以存活,這也是很多時候蟑螂很難直接用物理辦法殺滅的緣故。

可能有的人只是認為蟑螂比較煩人,其實蟑螂不僅給我們帶來不適,更是世界性的衛生害蟲之一,能夠攜帶多種細菌、病毒及寄生蟲卵,導致疾病的傳播,其分泌物或死亡蟲體還能導致嚴重的機體過敏[1]。

所以殺滅蟑螂,不僅是讓環境潔凈,也是對健康的負責,但是蟑螂殺滅也存在客觀的難度。

02 蟑螂的地域差異影響了藥效

為了殺滅蟑螂,世界各國都在開發各種蟑螂祛除辦法,比如典型的是各種蟑螂藥物。然而不少人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就是一些藥物在其他地方效果很好,但是到了國內卻很難奏效,導致蟑螂的問題難以根除。

以蟑螂比較嚴重的德國為例,德國是早期受到蟑螂影響較為嚴重的國家,因此當時的蟑螂品種也被稱為德國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其實德國也是受害者,德國小蠊不是起源于德國)。德國肆虐的蟑螂是德國小蠊,所以德國有專門針對相應蟑螂的有效藥物。

但是這種情況和中國所面對的蟑害還是有一定的不同,其實一個重要的因素在于地域氣候差異的影響。德國和我國大部分區域都不是同一個維度上的,德國是一個高緯度國家,德國最南的地方(N47°15)都比我國的哈爾濱(N45°45)還靠北,德國的氣候類型也和我國呈現明顯差異。

再加上不同地區的居住條件和家庭衛生狀況以及國民家居健康意識都存在差異,比如我國的蟑螂和廚余垃圾處理相關性很高,國內尚未形成廣泛的廚余垃圾處理方式,囿于種種原因,垃圾分類的推廣也面臨重重障礙,結果就是廚余垃圾不分類以及堆積,這些情況都和德國有很大的區別。

再加上蟑害防護意識的區別,導致蟑螂的品種都有一定的區別。比如我國的蟑螂分布中,北方地區以小蠊屬種的德國小蠊為多, 大蠊屬的構成比例偏低;在南方地區雖然各類蟑螂均能發現, 但以大蠊屬的構成比例高。

這種蟑螂品種差異,再加上蟑螂較強的適應性,結果就是,用同一種藥物,在不同的地區效果都存在差異。

因此,應對中國的蟑螂問題,還是要實行具體問題具體應對,專門針對中國肆虐的蟑螂特性,結合中國人的生活習慣和生活環境等多個方面,開展對應的殺滅蟑螂辦法。

03 針對中國家庭的解決方案

蟑螂在不同區域的差異,可以說是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這種種群、生物學特性的差異,對殺滅的具體需求也有所區別[2]。

上面提到,我國的蟑螂并非德國小蠊一種,事實上還包括美洲大蠊,兩種蟑螂同屬于蜚蠊科,但是屬于不同的種,二者存在明顯差異。比如形態學上美洲大蠊要明顯大于德國小蠊,前者大概是后者的3-5倍尺寸;色彩上,前者呈現淺紅棕色,后者則為淺棕色。此外其孵化周期、生長周期也存在區別,對環境的需求不一樣,這種情況下,二者很難使用同一種藥物進行殺滅,因此,針對國內的蟑螂情況,需要同時針對兩種蟑螂分別用藥[3]。

(美洲大蠊和德國小蠊對殺蟲劑芬普尼(Fipronil)的反應有差別)

蟑螂可以說是配得上其小強的外號,可能比蚊子還難攻克,對于國人來說,選擇適合國內的蟑螂藥效果會更好。日常情況下,注重家庭中的清潔衛生,尤其是廚余垃圾的處理,清除蟑螂的滋生條件,才能從根本上消滅家庭中的蟑螂。

[1]黃艷紅,張凡,付榮恕,劉樹真,霍新北.德國小蠊腸道菌群分離及抗真菌活性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11,27(01):78-79.

[2]趙麗仙,王平,趙樹明,劉明華.蟑螂侵害現狀調查及控制措施[J].中華衛生殺蟲藥械,2007(05):352-354.

[3]Kaakeh, Walid, Byron L. Reid, and Gary W. Bennett. "Toxicity of fipronil to German and American cockroaches." Entomologia Experimentalis et Applicata 84.3 (1997): 229-237.

來源: 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