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村助農耕,最是金秋好風景。2023年9月20-22日,中國作物學會科技志愿服務總隊成員湖南省作物學會名譽理事長、湖南農業大學原黨委書記周清明教授率水稻栽培專家、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原黨委書記馬國輝研究員,區域經濟與產業規劃專家、湖南農業大學黃大金教授,高粱產業與釀酒專家、湖南省農科院曾賢杰研究員,省農科院植保專家彭俊彩研究員,省農科院食品加工專家吳躍輝研究員等一行6人赴張家界國家農業科技園開展全國科普日——科技助力鄉村振興服務活動。
總隊專家組來到湖南登豐農林科技有限公司“院園產學研合作實驗示范基地”“神糯”高粱新品種展示現場,考察了解糯高粱種植及其產業發展情況,隨后又到稻魚綜合種養及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集成技術示范區,并參觀了該公司稻米加工和“神糯”高粱釀酒車間,了解優質稻米和“神糯”高粱酒加工情況,對企業發展把脈謀劃,進行技術指導。
專家組一行還參觀了該公司主辦的鄉村振興館及張家界文化旅游創意產業園部分企業,對張家界豐富的地方特色農產品打造和地域民族文化傳承給予了充分肯定。
在張家界國家農業科技園展館聽取匯報后,由園區黨工委書記李登峰主持,召開了專家座談會。會上,在聽取了農業科技園區運營發展情況介紹后,周清明就張家界如何培育推廣“神糯”高粱品種、園區生產現場主題展示、大田栽培管理技術示范、張家界“一杯酒”特色品牌打造、張家界莓茶產業做大做強、登豐農林科技有限公司鄉村振興館搬遷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建設性意見。馬國輝從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的角度,建議農業科技園區要充分利用好張家界特有的生態條件,下大力氣扶持龍頭企業,踐行袁隆平院士“張家界好山好水出好米”的期盼,唱響張家界特色優質稻米品牌。專家們還就張家界國家農業科技園如何依托世界旅游名片,發揮綠水青山生態資源優勢,確實頂層規劃好“袁隆平+張家界”品牌,大力推進農文旅深度融合,促進鄉村特色產業與文旅產業雙輪驅動,相互依存,共生共榮,實現共同致富與鄉村振興提出了一系列建議。張家界永定區副區長康彥凱在座談會上作了總結發言,表示園區將認真研究落實專家們的意見和建議,科研院所和地方聯合發力,打造好張家界農文旅特色品牌。
張家界永定區科工信局局長田海兵、科技園區管委會主任覃基廣、區科協黨組書記劉軍章、教字埡鎮黨委書記李飛、登豐科技公司董事長秦漢鋒和園區有關負責人等也一同參加了調研活動和交流座談。
來源: 中國作物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