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時節出現這些癥狀卻不在意,小心干燥綜合征找上你!

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與春分相同,秋分這天太陽光直射赤道,晝夜平分。每年一到秋分,大家就會感覺到氣溫下降明顯加快,尤其是晝夜溫差較大。因此,我國民間自古就有“一場秋雨一場涼”的說法,象征著秋寒的開始。

除了氣溫下降,在秋分時節,不少人還會有口唇起皮、眼睛干澀、口渴難忍、皮膚干燥等不適感覺,這也提示在秋意漸濃、天氣轉涼的秋分時節,秋燥也隨之而來。此時,需警惕干燥綜合征找上門。

雖然一提起干燥綜合征,很多人都是一臉陌生感。實際上,干燥綜合征不僅是一種病,同時還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病,老年女性是干燥綜合征的主要患者群。今天我們就來梳理一下對干燥綜合征診斷具有提示意義的癥狀表現。

1.持續性的口干、眼干

與一般的口干、眼干不同,干燥綜合征所導致的口干、眼干更加嚴重。患者因口干需要頻繁飲水,進干食時常需水送服,嚴重者可出現進食困難、牙齒片狀脫落及多發齲齒。患者眼干具體表現為眼部干澀、磨砂感和充血,嚴重者可出現干燥性角結膜炎、角膜上皮糜爛、角膜新生血管化和潰瘍形成,甚至角膜穿孔、失明。

2.反復發作的關節疼痛

一般而言,在無明顯外傷的情況下正常人極少出現關節肌肉疼痛,但若出現反復發作的關節肌肉疼痛需要警惕風濕病的可能。約50%的干燥綜合征患者可以出現不同程度的關節痛癥狀,多呈慢性、復發性,以手關節疼痛較為多見。干燥綜合征患者也可以出現肌肉疼痛、無力癥狀,但一般多不嚴重。

3.無明顯原因的腮腺腫痛

50%的干燥綜合征患者表現為間歇性交替性腮腺腫痛,單側及雙側均可累及。這種腮腺腫痛即可在10天左右自行消退,也可呈持續性存在,甚至導致頜下腺腫大。

4.找不到原因的發熱、乏力

低熱、乏力癥狀很常見,不少疾病都可以引起,但一般而言經過積極治療原發病后,低熱、乏力都可以逐漸緩解并最終消失。但干燥綜合征所造成的低熱、乏力多持續性存在。

那么在秋分時節,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預防干燥綜合征呢?首先,要保持口腔和眼部清潔,勤刷牙漱口,戒煙戒酒,減少使用手機、電腦的時間,給雙眼充足的休息,同時規律作息,盡量不熬夜,堅持進行中小強度、間斷性的身體鍛煉,并保持愉快的心情,遇事要冷靜,避免過度焦慮。

其次,在飲食上應減少食用燒烤、火鍋、炸雞等富含油脂、鹽分的食物,可多吃薏米、銀耳、百合、蓮子、冬瓜、絲瓜、荸薺、梨、木瓜、蜂蜜以及綠葉蔬菜等甘涼滋潤類食物,以及食雞肉、鴨肉、淡水魚等肉類。但烹飪方式應以清炒、燉煮為宜,避免油炸、煎烤。此外,可隨身攜帶水杯,或將麥冬、菊花等中藥泡水后代茶飲,可增強滋陰生津作用。

作者:韋尼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風濕科副主任醫師

審核專家:閆妍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

來源: 光明三農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