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科協公布了江蘇省第七批首席科技傳播專家認定名單,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推薦的南京師范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助理、教授陳曄,民進江蘇省委原秘書長董淑亮,南京市玄武高級中學STEM項目主管、中教高級教師張軍受聘為江蘇省第七批首席科技傳播專家;協會推薦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仿生所所長、教授戴振東,東南大學原校長助理、教授任祖平,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尹宗利,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張巍受聘為江蘇省科普演講專家。
陳 曄 南京師范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助理、教授
從事地理科學和海洋科學相關的科研和教學工作。曾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南京師范大學中青年骨干教師、“青藍工程”新世紀學術帶頭人。主要科研方向是海岸帶沉積和環境變化,主持和參與多項國家、省級自然科學基金及重大項目,發表論文和專著50余篇(本)。近10多年來,兼職從事中小學青少年科技普及和活動輔導工作。
董淑亮 民進江蘇省委原秘書長
參加“云嶺引讀者”“院士專家進校園”等公益科普活動200多場次。先后在《科學大眾》《閱讀》《關心下一代周報》等少兒報刊開辟專欄,多篇作品被連載、選載。出版《美人鯊》《語文課里的科學秘密》《四季科學童話》《螺殼上的日歷》《掛在太空的鳥巢》等科普專著100多部,多部作品入選國家“農家書屋工程”、教育部“中小學圖書館(站)推薦書目”“書香江蘇·科普書架”等,獲得冰心兒童圖書獎、共青團中央“五個一”工程獎、國家優秀科普圖書獎、江蘇省優秀科普作品獎、上海“好童書”獎等。
張 軍 南京市玄武高級中學STEM項目主管、中教高級教師
物理、漢語言文學、心理學學科專業背景,致力于高效率學習研究,提出“高效率學習四十個字原則”在全國心理學家大會做過專題報告;致力于青少年創新能力培養,提出“創新思維的原子彈爆炸模式”,培養出姚志浩等多名科技特長生;致力于初中物理創新教學研究,主張“玩中學、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開發了“張老師帶你做科學”品牌課程。
戴振東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仿生所所長、教授
現主要從事運動仿生(仿生與生物機器人),輕質多功能仿生結構與材料、摩擦體系熱力學與表面技術的研究。國家自然基金委員會十三、十四屆信息學部咨詢評審專家、國家863計劃評審專家;國際仿生工程學會中國代表、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摩擦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仿生工程學會籌建委員;《摩擦學學報》、《JofBionicEngineering》、《Friction》等多個學術期刊編委,數十個國際仿生/摩擦學/機器人專業學術會議的學術委員。
任祖平 東南大學原校長助理、教授
1986年7月東南大學機械系畢業后留校工作;1994年4月擔任東南大學機械系黨總支副書記、系副主任;1998年4月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教授,到目前為止發表論文60多篇,編輯出版專著3部,參編教材5部,開發各類新產品近百個,參與大型工程超百項;2002年2月擔任東南大學工業發展培訓中心主任,兼任全國CAD培訓網絡南京中心主任,華東高校工程訓練教學學會常務副理事長;2006年6月擔任東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兼)工業發展與培訓中心主任;2008年11月兼任江蘇省工程圖學學會秘書長;2012年被江蘇省科協授予的百名優秀志愿者;2018年4月擔任東南大學校長助理,兼任江蘇省工程圖學會理事長。長期以來,被江蘇省科協聘為首席科技傳播專家。
尹宗利 南京師范大學教授
主要從事教育基本理論,教育現代化研究,南師大教科院現代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教授。全國教育學研究分會常務理事。曾任全國教育基本理論專業委員會委員、省教育經濟與管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共南京市委組織部招聘局級領導干部專家組成員、南師大二附中副校長(主持工作)、南師大軟科學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南師大教科院教育學原理碩士點學科帶頭人。
張 巍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
2003年6月獲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結構工程博士學位;2005年12月南京大學地質學博士后流動站出站后留校任教;2013-2014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土木與環境工程系訪問學者。主持或參與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省部級科研課題二十余項。近年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其中SCI學術論文20余篇,獲得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0項,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專利優秀獎、江蘇省地下空間學會先進科技工作者、江蘇省地下空間學會科技傳播專家等榮譽。
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始終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揮首席科技傳播專家和科普演講專家在科學普及中的引領作用,強化科普人才隊伍建設,發揮科普教育資源優勢,面向廣大青少年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助力“雙減”工作落地落實落細,做好科學教育加法,提升科學育人水平。
來源: www.sci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