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屬于消化道的一部分,是食物進入我們身體的必經之路,因此食管發生癌變,背后必然跟我們的一些飲食習慣有關系。那么,會引起食管癌的危險因素有哪些呢?

經常吃過熱的食物

雖然食管黏膜為鱗狀上皮,具有一定的抗摩擦作用,但食管的鱗狀上皮與皮膚的鱗狀上皮不同,沒有角化且既薄又軟。過熱的食物通過食管時接觸黏膜上皮會對其產生刺激甚至損傷。食管黏膜受損后自身會增生和修復。在反復刺激和反復修復的過程中,食管黏膜上皮細胞中部分細胞可能會發生“變異”,這些變異細胞進一步變化就會變成癌細胞而形成食管癌。

吸煙

香煙的煙霧和焦油中都含有多種致癌物質,吸煙能誘發多種癌癥,對食管癌的發生也同樣具有重要作用。吸煙誘發食管癌可能是由于煙草中的致癌物質隨唾液或食物下咽到食管或吸收后作用于食管黏膜引起癌變。研究已證實,吸煙有百害而無一利,故應該遠離煙草,盡早戒煙。

過量飲酒

目前,研究證實食管癌的發生與大量飲酒,尤其是與飲烈性酒有關系。這主要是因為:

(1)酒精能破壞食管黏膜的保護層,直接損傷食管黏膜細胞,使致癌物更容易接觸和損害食管黏膜。

(2)酗酒可引起消化功能紊亂,胃酸反流,引發反流性食管炎,加重食管黏膜損傷。酗酒可使中樞神經功能紊亂,機體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受致癌物侵害。

(3)酗酒引起消化功能降低,影響正常進食,導致營養物質缺乏,造成機體營養不良。

免疫功能低下

機體的免疫系統主要有免疫防御、免疫穩定和免疫監視三大功能,當人體的免疫功能低下時就容易患各種疾病,當然也包括食管癌。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產生異常細胞(包括癌細胞)時,免疫系統立即進行監視并清除這些“異己分子”。當免疫功能低下時,這種“清道夫”功能受到抑制,異常細胞就會大量繁殖,導致癌癥的發生。

來源: 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