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廣播電視臺,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qū)管理委員會,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北京市財政局出品,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北京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聯合出品,北京科普發(fā)展與研究中心執(zhí)行的科學文化教育節(jié)目**《大先生》推出特別節(jié)目《幾何人生 報家國》,將在今晚21:05在北京衛(wèi)視黃金時段播出。**世界數學大師丘成桐27歲破解“卡拉比猜想”,33歲成為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不同于我們對數學家“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解方程式”的以往印象,丘成桐先生的辦公室里放著小學生送的抽象風肖像畫作,桌上是莎士比亞戲曲選集甚至還有一些武俠小說,不斷地刷新著我們對頂級數學大師的認知。

緣起——第一次接觸幾何時便被震撼到了當問到丘成桐先生從小就是學霸嗎?丘先生回答不是,順勢調侃起自己五音不全,直到初二才開始喜歡數學。第一次接觸到平面幾何,他便被幾何美震撼到,直呼太漂亮了,一度到了迷戀的程度。

這份對數學的愛也得到了回應,為自己的生活提供了一份保障。丘先生父親去世后,因為家境貧寒面臨著退學跟舅舅養(yǎng)鴨子的選擇,好在有母親的支持,自己得以繼續(xù)讀書。丘成桐先生開始做起了家教兼職,雖然當時求職環(huán)境不好,但是丘先生憑借兩個月把數學考零分的學生提升到滿分的實力贏得了信賴。

求知——好的數學家不是為了獎19歲的丘成桐選擇到國外留學,并結識了自己一生的恩師“整體微分幾何之父”陳省身先生。丘先生形容自己與老師就像是父子,但在學術上丘成桐與恩師也有意見不同的地方,即便老師希望他研究“黎曼猜想”,他卻依然堅持當時研究較少的“卡拉比猜想”。

他用近三年的時間去驗證,可就在最后一步時卻推翻了自己,不怕三年時間的浪費,只是堅持著“數學不能錯”的理念,又繼續(xù)研究,最終在27歲這年成功完成了“卡拉比猜想”的證明,并獲得了國際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華人數學家。丘先生對于獲獎這件事沒有感覺多么驚喜,因為對他來說好的數學家不是為了獎,甚至這份榮譽還不如兒子對自己的認可來得重要。

回歸——我看中國的詩詞有很大的喜悅節(jié)目中丘成桐先生說道:我在看中國的書,念中國的詩詞,內心有很大的喜悅,時常思念著祖國。從小在父母“為國讀書”教育下長大的丘成桐,在收到華羅庚大師的邀請后即刻就回到了祖國,時隔30年的光陰再次回到中國的懷抱。丘成桐下了飛機蹲在地上撫摸著中國的大地,內心十分喜悅。**“感受中國文化才能在中國扎根。”**這是丘成桐先生對孩子的教育,也是自己一直堅持的理念。歸國后的丘成桐堅守著“以數學報家國”的歸國本心,40年來致力于數學研究和教育。對他來說看著自己“求真學院”的小孩們長大就是莫大的幸福。

丘成桐先生用自己的一生去發(fā)掘數學的真與美,并把這份信念一代一代地傳下去,讓數學之美照耀科學的前路。鎖定今晚21:05北京衛(wèi)視《大先生》播出的2023全國科普日特別節(jié)目,跟隨丘成桐探索數學奧秘,解鎖科學人生。

來源: 北京科普發(fā)展與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