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由巴州科協主辦,焉耆縣科協承辦的“文化潤疆 鄉約科普”鄉村科普館直播活動在焉耆縣四十里城子鎮店子村科普館啟動。活動以線下+線上直播的方式舉行,活動主題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焉耆特色刺繡工藝品進鄉村科普館。
焉耆刺繡是婦女的一種傳統的手工藝,具有濃郁的民間風味和藝術魅力。特色刺繡工藝品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項文化歷史悠久。焉耆的民間刺繡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多見于日常生活用品,有衣裙、腰帶、手帕、枕頭、茶包、花鞋、裹肚、鞋墊等。針法有平繡、結繡、盤繡、扎絨繡、補花、拼貼、掏花等多種。無論哪種針法,都以細密精致、紋樣清晰活潑為特點。色彩冷暖相照,對比鮮明,在色彩的運用上,其換色、變色,追求大平面色彩對比效果的豐富手段,堪稱一絕。焉耆縣刺繡主要分布在焉耆鎮、永寧鎮、五號渠鄉、北大渠鄉等地。近年來,為加強刺繡藝術在民間的傳承,鼓勵傳承人傳授刺繡工藝技術,定期舉辦刺繡比賽、研討交流會及講座,逐步培養了一批熱愛刺繡手工藝的專業和業余隊伍。進一步使焉耆刺繡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今年該刺繡行業開發生產各類傳統刺繡工藝品80萬余件,通過產品銷售展示中心及電子商務服務平臺新增銷售收入130萬元,新增利潤35萬元,新增稅收8萬元。力爭通過協會吸納就業從業人員及建立農戶加工點的形式,帶動193余人進行就業和創業。人均年收入增加10000元以上。
本次活動共有760余人參加了直播觀看。焉耆縣通過鄉村科普館讓廣大群眾學習科技、創業致富的同時,更多的要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促進民族團結,讓繡品更加生活化。今后我們將在鄉村科普館展出更多的非遺產品。
來源: 焉耆縣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