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至10月21日,由巴州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各縣市科協承辦,全州117家鄉村科普館聯動開展“文化潤疆 鄉約科普”鄉村科普館系列直播季活動,本次直播季活動以線下+線上的方式將持續舉行6場直播,分別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進鄉村科普館、家鄉特色產品走進鄉村科普館、“救”在身邊——農牧民急救技能展示進鄉村科普館、紅領巾科普講堂進鄉村科普館、智慧生活科技小制作展示進鄉村科普館、鄉村科技達人成果展示活動走進鄉村科普館為主題。巴州融媒、石榴云、巴州科協官方抖音平臺等多方平臺將進行直播。
9月10日,首場“文化潤疆 鄉約科普”鄉村科普館系列直播活動在巴州庫爾勒市和什力鄉下和什力克村科普館正式啟動。以古文、古詩、樂曲、賦、音樂、戲劇、曲藝、國畫、書法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載體,以鄉村科普館為展示平臺,利用新媒體直播平臺,向全社會進行網絡直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主會場上邀請了巴州老中青三代書法家現場揮毫,向愛好書法的群眾和孩子們展示并傳授書法知識,并為各族群眾贈送扇面等書法作品;和什力克鄉小學的同學們帶來《少年中國說》經典誦讀,現場氣氛熱烈。
分會場上,博湖縣塔溫覺肯鄉哈爾恩根村鄉村科普館開展一場“傳承秦腔藝術 弘揚戲曲精神”走進科普館演出。其中,藝術團維吾爾族徒弟吾拉木江秦腔的表演樸實、粗獷、豪放,富有夸張性,生活氣息濃厚,技巧豐富。
和靜縣哈爾莫墩鎮烏蘭嘎扎爾村鄉村科普館開展“傳統國畫走進鄉村科普館”直播活動?,F場展示巴音布魯克九曲十八彎、鞏乃斯國家森林公園大美和靜的秀麗風光,一幅壯美的畫卷體現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若羌縣樓蘭社區鄉村科普館內阿里木老師表演了川劇變臉,通過臉譜的變化,傳達情感的千變萬化,讓我們領略一種截然而不同的舞臺魅力。
《若羌賽乃姆》、且末箜篌、和碩薩吾爾登、尉犁中華傳統剪紙文化、焉耆刺繡這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輪番上演,精彩紛呈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把鄉村科普館拓展成基層文化大觀園。
來源: 巴州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