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三明尤溪,有一個童話般美麗的地方。這個地方被稱為全球十大最美梯田、中國五大魅力梯田、首批中國美麗田園、華東區最美梯田。2018年,中國南方聯合梯田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這其中就包括福建尤溪聯合梯田、廣西龍勝龍脊梯田、江西崇義客家梯田和湖南新化紫鵲界梯田。
入選的理由,風景美肯定不是最主要的,尤溪聯合梯田開墾于唐開元時期,是中國歷史上開鑿最早的大型古梯田群之一。這里有千百年來所形成了特有的農耕文化,美麗而神秘;這里是教育家朱熹的誕生之地,崇文尚學、歷史人文積淀深厚;這里的田間房舍、炊煙和勞作人群,讓人如入世外桃源。
今年,有個剛剛成立的科技小院,就建在這個層層疊疊的梯田之上,它就是福建尤溪柑橘科技小院,是福建省第五批15家科技小院之一,由中國農技協科技小院聯盟認定并命名。小院依托尤溪久泰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主要入駐福建農林大學師生。專家有一產、二產和三產,還涵蓋了果樹栽培、病蟲害防治、土水肥、加工和休閑規劃等。首批入駐研究生有9人,主要專業是果樹學和農藝與果樹種業。
科技小院的入駐需要解決什么問題?首先是產業發展問題,福建省位于農業部劃定的全國柑橘優勢產區中,柑橘為福建省位列第一的大宗果樹,2020年栽培面積達到378.9萬畝,產量約為370萬噸,主要分布在漳州、泉州、三明和龍巖等地市。
然而,福建省柑橘產業普遍面臨以下問題:一是品種結構欠合理,基本上以寬皮柑橘為主。這里說的寬皮柑橘,是指果皮寬松、剝皮容易的柑橘品種一類,包括柑、桔、雜交柑類,也稱黃果、廣柑、廣橘、橘子等;二是其他省市新品種不斷開發,福建的品種優勢遭受地理優勢的沖擊,經濟效益下降;三是柑橘黃龍病防控不到位,潰瘍病、衰退病、裂皮病等亦呈蔓延趨勢;四是如何達到農藥肥料“雙減目標”,既要保護生態環境,又要增產增收。
除了產業發展的科技問題外,當地柑橘園農村勞動力短缺、勞動力成本居高不下,也是制約柑橘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上述的這些問題,不是書本上的問題,卻是小院的師生們要破題,要寫在大地上的文章。
針對上述問題,師生們正在做些什么呢?
一是引進柑橘新品種進行示范栽培,為新品種示范推廣奠定基礎。目前已經引進十余個柑橘品種在進行適應性栽培。
圖片由福建尤溪柑橘科技小院提供
二是研究新的栽培管理模式和產品包裝及拓展銷售渠道,提高經濟效益。小院作為一個產業一條龍服務平臺,聚集的是產業鏈各個環節的人才。
三是對柑橘黃龍病、潰瘍病、炭疽病等進行防控試驗,遏制病害發展和傳播。
四是在探索機械化、智能化發展,旨在采用科學用藥和施肥方式,實現藥肥雙減目標。還有另一個重要的目標是開展柑橘省力化和機械化栽培示范,以降低勞動力成本,這對于目前農村的勞動力結構現狀,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無人機用于噴灑農藥 圖片由福建尤溪柑橘科技小院提供
柑橘省力化修剪等技術研究 圖片由福建尤溪柑橘科技小院提供
福建尤溪柑橘科技小院的入駐,是要聚焦解決柑橘產業問題,提高柑橘栽培經濟效益,帶動福建省柑橘產業發展,助力農戶增收,為福建省鄉村產業振興發揮積極作用,為全國柑橘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
滿山遍野柑橘豐收在望 圖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劉雅丹 全國首席科學傳播專家、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秘書長助理
審核專家:代國慶 中國藻業協會秘書長
支持單位:福建省農村專業技術協會
編輯:武玥彤
來源: 光明三農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