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女性朋友來說每個月總有那么幾天不太好過而對于痛經的女性朋友“大姨媽”更是每月一次的“噩夢”!站著疼、坐著疼、躺著也疼……簡直太崩潰了!痛經,不少女性小伙伴都遇到過。發作起來非常難受,會給生活和工作帶來不少困擾。有“過來人”就會建議女性們日常飲食上注意點,避免“招”來痛經......
“忌口”對于痛經真的有影響嗎?還有哪些方法能夠緩解疼痛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
痛經是由什么引起的?
經期應該如何“忌口”?
痛經時有什么方法可以緩解?
由什么引起**?**
痛經是許多女性每個月的“難言之隱”,在每次來月經前后,小肚子就會開始“不安分”,嚴重者甚至會伴有惡心、嘔吐、冷汗淋漓、手足發冷等癥狀。
科普中國曾提到過,據《2021年中國女性健康白皮書》顯示,約**50%女性受到痛經困擾。其中,33%的女性伴有中度痛經,約10%**的女性出現重度痛經癥狀。
那究竟什么是痛經呢?痛經是什么感覺?
痛經指月經前、后或經期出現的下腹部疼痛、墜脹,腰酸等不適癥狀。通常位于下腹部恥骨上(我們常說的小肚子),可延伸至腰骶部和大腿內側(即小腹下墜脹痛等感覺)。痛經嚴重者可能會出現惡心、嘔吐、出冷汗等癥狀。
科普中國曾發文,根據病因,痛經可分為原發性痛經、繼發性痛經兩類:
1、原發性痛經
原發性痛經又稱功能性痛經,是指女性在月經初潮6-12個月時開始出現的痛經,無生殖器官的器質性病變。一般是由于子宮局部前列腺素分泌失衡引起子宮痙攣性收縮所致。
2、繼發性痛經
繼發性痛經指由盆腔內器質性病變引起的痛經,早期經期時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才出現的痛經,如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癥等,繼發性痛經需要到醫院進行診斷和確定病因,并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如何“忌口”?
“大姨媽期間特別想吃甜食”“聽說經期怎么吃都不會胖”……由于激素水平的波動,月經確實會給女性的食欲、體重等會帶來一些影響。
在飲食方面,可以結合個人體質適當做出調整。通常來說,女性朋友們處于經期或者恰逢經期前后階段時,建議減少攝入以下幾類食物:
1、辛辣刺激油膩的食物
經期前一周,建議女性同胞們盡量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的食物,例如燒烤等食物,這些食物在一定程度上會促使肌膚的油脂分泌更旺盛,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會加重經期的不適。
2、酸味飲品
清涼解渴的檸檬水、酸梅汁,促進消化的果醋,月經期間都不宜多喝。生命時報曾發文提到,酸入肝,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會將身體耗散的氣、血、津液收斂。
女性在月經期間喝太多帶有酸味的飲品,會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月經期間的經血量減少。
3、盡量避免飲酒
對一些經期血量較大或經期較長者,飲酒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經期的出血量。因為酒精會使血管擴張、加速血液循環。所以建議女性朋友們在經期中盡量避免飲酒。
痛經怎么辦?
月經幾乎貫穿女性人生的大半時光,既是女性的“好朋友”,也是“女性疾病的來源”,經期如果不注意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有可能會對子宮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
痛經發作時有哪些辦法可以緩解呢?建議女性同胞們可以嘗試以下這些方法:
1、學會放松心情
建議女性朋友們要學會放松心情,坦然對待經期,可以用一些相對輕松的娛樂活動來轉移注意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痛經。
2、保持合理的營養攝入
養成健康的飲食及作息習慣,保持合理的營養攝入,經期前、后,盡量避免熬夜,用一個健康、充滿活力的身體來迎接月經的到來。
3、積極配合治療
正確對待痛經,明確痛經的原因,積極配合治療。女性出現痛經時,建議前往醫院就診,明確痛經的原因,對癥治療。
來源: 科普中國、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