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小伙伴都有“吃飽就犯困”的毛病經常吃過飯就哈欠連天 需要“迷瞪”一會
有些小伙伴甚至在糾結,自己莫不是得了什么“病”,怎么一吃飽就那么困?其實這種情況很普遍,甚至還有個專門的名字叫做“食困”。
關于飽后犯困是什么原因導致的,以及這種犯困對我們的身體有沒有什么不好的影響,想必有很多小伙伴都想了解。飯后為什么會犯困

對多數人來說,吃飽犯困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因為進食后血糖水平、激素水平、神經調節機制會發生一系列變化。1、餐后血糖升高

一頓飯如果攝入較多的精制****碳水,如饅頭、包子、白米飯等,易導致血糖快速上****升,引發困倦。
進食時,胰島素分泌會增加,而胰島素本身能抑制蛋白質分解、促進褪黑素形成,產生睡意。
2、血清素水平上升
血清素又叫5-羥色胺,在一定程度上對大腦活動有廣泛的影響,包括情緒精力食欲睡眠狀態等。

碳水化合物會幫助腦神經細胞分泌5-羥色胺,使大****腦活動受到暫時的抑制,在一定程度上人就會變得昏昏欲睡

3**、副交感神經興奮**

人體攝入食物后,在一定程度上還會讓人體副交感神經處于相對亢奮的狀態,能夠幫助身體增強消化功能,但同時會導致血壓下降心率減慢呼吸減慢,這往往會引發人體產生困倦感。

生命時報曾發文稱,存在飯后犯困的情況,建議小伙伴們可以先調整飲食減少精制碳水多吃蔬果粗糧等食物,看癥狀能否得到緩解。

總“飯”困,警惕4種疾病

調整飲食后,如果仍舊持續存在飯后昏昏欲睡的情況,小伙伴們就要引起注意了;

要警惕以下幾種疾病,身體出現不適癥狀,建議及時去醫院就診。

1**、**餐后低血壓
老人糖尿病患者,最容易出現餐后低血壓,具體表現為飯后乏力犯困眼前發黑、頭暈等癥狀。

建議這類人群在餐前先測量一下血壓,餐后半小時1小時再各量一次血壓,存在以下情況之一,極有可能為餐后低血壓,建議及時去醫院尋找專業醫生的幫助。

圖源網絡

收縮壓(高壓)下降20毫米汞柱;▲收縮壓由餐前≥100毫米汞柱下降至餐后<90毫米汞柱;▲或餐后****血壓輕微降低,但伴隨頭暈、乏力等癥狀。
2、血糖異常

胰島素分泌遲緩的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時,胰島素不能及時分泌

進食后,當血糖開始下降時,胰島素才開始大量分泌,此時在胰島素作用下,血糖進一步下降,就會導致餐后低血糖

3、甲狀腺功能減退
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患者具體表現相對比較隱蔽,主要癥狀為表情遲鈍講話節奏慢,對很多事情提不起興趣經常疲倦犯困、飯后尤為明顯。
圖源網絡
4、心臟病變
冠心病患者吃飯時,血液集中分布到胃腸道內,以促進食物消化,此時供應心臟的血液就會減少,從而引起心慌胸悶乏力困倦等癥狀。
如何改善“飯”困
排除以上病理原因,對于單純飯后犯困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嘗試做以下調整。

**1、調整進餐順序,**減少精制碳水的攝入量

建議小伙伴們嘗試把1/3精白細軟的主食(白饅頭、白米飯、面條、包子等),換成粗糧和薯類。例如:燕麥、蕎麥、紅薯等。
多攝入一些纖維含量較高的綠葉菜豆類蔬菜,例如,菠菜,芥菜等食物。

此外,小伙伴們還可以嘗試一下調整進餐順序“纖維類→蛋白/脂肪類→碳水類”的進餐順序,對餐后血糖更友好。

2、飯后適度的運動

飯后散步10分鐘,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血液中的氧含量,讓人更加有活力,還有益于血液循環,加快消化過程,緩解飯后困倦。

3、飯后要小坐一會兒

為了確保等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進餐后最好不要突然起身,以免引起心腦血管供血不足。相對比較保險的做法是,吃完飯在原位小坐十幾分鐘,然后再起來走動。

4、曬曬太陽

日光決定了身體的自然晝夜節律和睡眠-覺醒周期。處在昏暗的光線下,身體會在一定程度上條件反射地生成褪黑素

在明亮的自然光線下,人則會感到更警覺、清醒

5、適量補充水分和礦物質

人體內鉀離子****流失過多,就會產生倦怠感。適當得喝些淡茶水,能為身體提供一定的鉀、鎂等礦物質。同時茶水中含有一定的咖啡因,有助于驅除疲勞
富含鉀的食物包括豆類、橙子、木瓜、香蕉、土豆、紅薯、芋頭、山藥、芥藍、莧菜等。

來源: 生命時報、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