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拉丁學名:Canis lupus;英文名:Grey Wolf)是中國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屬于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犬科,犬屬。它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Red List)中屬于“無危”(Least Concern)物種。在美國境內,被美國魚類及野生動植物管理局(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列為瀕危(Endangered)物種。

20世紀初,捕食者控制計劃(predator-control program)導致除明尼蘇達州東北部以外的美國大部分地區的狼種群幾乎消失殆盡。1978年,美國魚類及野生動植物管理局將整個美國和墨西哥比鄰地區的灰狼歸類為瀕危物種。但被列為“受威脅”(threatened)的明尼蘇達州的狼除外,因為該州的狼種群沒有受到跟其他地區相比那么大的影響。

狼屬于國家二級重點野生保護動物/ 圖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圖源:IUCN Red List


圖源: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近30年來,美國的狼種群保護取得了顯著成效。過去的努力導致了狼種群的顯著增加,以及在美國領土上的重新繁衍。在原本較少狼出沒的地方,過去三十年內也出現了大范圍分布的狼種群。其中一些成功的重新繁衍歸功于人工從外部引入狼群種群。而圈養手段也被使用來幫助保護狼群的遺傳譜系、重新填補空蕩蕩的棲息地等。在過去50年里,美國本土的狼數量從最低點的大約750只增加至如今超過6000只,分布在11個不同的州。但這種階段性的狼種群的有效恢復性增長也帶來了一些“幸福的煩惱”。主要包括科學和社會兩類問題。

科學方面,首先,人類目前的研究方法尚不擅長預測狼群短期的遷徙軌跡,例如為什么來自俄勒岡州東部的狼群會跳過州內一些人類活動更少、獵物更多且更適宜他們棲息的地方出現在俄勒岡州西部的地區。

其次,在某些小規模的孤立種群中,狼群與其他物種的雜交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比如與一些棲息地靠近人類活動區域邊緣的狼群與人類活動區域內的犬類交配可能將變得更為普遍。這可能影響小型狼種群的基因遺傳。

還有一點,盡管狼的捕食活動不是牲畜的主要死因,但對個別牧場主等生產者而言,因為狼而死的牲畜是一個大問題。如何減輕狼對牲畜的捕食和補償損失是狼群與農村地區共存的關鍵。如果希望狼群在更多地方能不受影響地生存,那么最小化狼對牲畜的影響就是至關重要的。

而社會方面,隨著人們與狼群活動范圍的接近,與它們的各類接觸通常會導致人們對它們的容忍度降低。這在農民和牧場主中尤其如此。隨著狼種群擴展到與人類、寵物和牲畜的沖突更加頻繁的場景中,人們對狼的容忍度也將下降。

同樣,城市和農村居民在關于狼保護的態度方面可能存在明顯差異。隨著城市化水平的上升,這種分歧可能會增加,削弱了農村地區人口對保護狼種群的支持力度。此外,城市化的上升也可能導致人類對自然環境和野生動物的陌生,導致減少對狼保護的支持的可能。最終在太多的地方有太多的狼可能會引起公眾對該狼的強烈厭惡和恐懼心理。

未來,美國野生狼種群的保護與管理將面臨一系列科學和社會挑戰。科學家需要更好地理解狼的擴散和定居模式,了解和更好的預測它們的遷徙模式,并減少狼與牲畜的沖突。同時,美國社會需要探討如何在保護狼種群的問題上在不同利益相關者之間取得平衡,以實現人與狼的和諧共存。盡管美國野生狼種群的恢復已取得了重要進展,但依然需要重視這些風險,以確保保護成果持續存在。


美國境內的狼/ 圖源: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參考文獻:1.https://academic.oup.com/bioscience/advance-article/doi/10.1093/biosci/biad053/7238114?login=false2.https://www.iucnredlist.org/species/3746/1635089603.https://www.fws.gov/species/gray-wolf-canis-lupus4.https://ecos.fws.gov/ecp/species/A00D#CurListStatuses5.http://www.forestry.gov.cn/main/5461/20210205/122418860831352.html
編譯:梁弘尚

審核:YJ

編輯:Tommy

來源: 中國綠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