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長遠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主任醫師

審核:何婧瑜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主任醫師

在生活中,人們因為疾病、車禍、觸電等原因會出現心臟驟停,如果搶救不及時就會失去生命。我國每年發生心源性猝死者約55萬人,平均每天有1500人死于心臟驟停,每分鐘就有1個人發生心臟驟停,而這些心臟驟停87%發生在醫院外,旁邊沒有專業的急救人員,因此搶救成功率不足1%。

心臟驟停事發現場,家人、同伴、路人等旁觀者在第一時間對患者實施有效心肺復蘇是搶救生命的關鍵措施。在發生心臟驟停最初的4~6分鐘內有效實施心肺復蘇非常重要,每延遲1分鐘,生存率就會降低10%,如果超過10分鐘沒有進行心肺復蘇,患者幾乎100%死亡。如果旁觀者沒有接受心肺復蘇等急救技能培訓,不能及時有效對心臟驟者進行心肺復蘇,等待專業醫務人員到現場才開始進行急救,患者幾乎100%死亡。因此,只有掌握心肺復蘇技能,才能挽救心臟驟停患者的生命。守護生命,“救”在身邊。

圖1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一、心臟驟停的表現

心臟驟停常突然起病,患者突然出現意識喪失,倒地呼之不應,可伴有短暫肢體抽搐,呼吸斷續,呈嘆息樣,后即停止,脈搏摸不到,瞳孔散大,面色青紫。而絕大多數無明顯先兆癥狀。

二、心肺復蘇的流程

心肺復蘇是針對心臟驟停患者所采取的關鍵搶救措施,對于普通大眾來講,主要包括評估環境、判斷意識、啟動急救系統、判斷脈搏和呼吸、胸外按壓、人工通氣和電除顫等。具體操作如下。

1.評估環境:發現有人倒地,首先要判斷環境是否安全,如果在車禍、火災現場等可能對患者及救助者造成傷害不適合進行心肺復蘇,應把患者轉移到安全的地方進行搶救。

2.評估患者意識:用雙手拍打患者雙肩,在患者兩耳邊進行呼喊:“你怎么了,你還好嗎?”如果沒有反應,認為患者意識喪失。

3. 啟動急救系統:無論是否心臟驟停,均應立即啟動急救系統進行求救,自己或請求他人撥打120急救電話,告知120調度員發生的事件、地點、聯系人及聯系電話等信息,聽從調度員指揮。

4. 判斷脈搏和呼吸:求救后立刻判斷患者脈搏和呼吸,把患者移到堅硬平坦的地面,解開患者上衣,觸摸同側頸動脈,同時觀查胸廓起伏情況,時間5~10秒,如果沒有觸及頸動脈搏動,未看見胸廓起伏或者嘆氣樣呼吸,則認為患者心臟驟停。

5.胸外按壓:救助者跪在患者身旁,上身前傾,雙臂伸直,交疊雙手,垂直向下,用力并有節奏地按壓,按壓位置為患者雙乳頭連線中點,成人按壓深度為大于等于5厘米,按壓頻率為100~120次/分,持續按壓30次后進行人工呼吸。

圖2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6.人工呼吸:救助者一手置于患者額部,向下壓,另一只手放在患者下頜處,向上輕抬,用手指清除患者口腔中的異物。捏住患者鼻子,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將氣體吹入,吹氣時間大于1秒鐘。

進行2次人工呼吸后再次給予30次胸外按壓,5個循環(30次按壓后2次人工呼吸為1個循環)或2分鐘后再次評估患者的脈搏和呼吸情況,并且換人進行胸外按壓,以避免疲勞而影響心肺復蘇效果。

如果現場有體外自動除顫儀(AED),應積極尋找AED,AED使用比較簡單,開機后按照語音提示進行操作即可。當專業人員到場進行搶救后,旁觀者可以停止心肺復蘇,交給專業團隊進行搶救。

圖3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總之,掌握心肺復蘇急救技能非常重要,及時有效的心肺復蘇可以挽救心臟驟停者的生命。守護健康,守護生命,“救”在身邊。

參考文獻

[1] Merchant RM,Topjian AA , Panchal AR,et al. Part 1 : Executive Summary: 202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J]. Circulation,2020,142( 16 suppl 2) : S337-S357.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