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感覺:
稍微吃了點兒食物
胃部就開始覺得脹脹的
甚至不吃東西也覺得脹
一天下來
渾身都覺得不舒服了
其實,胃腸道里有氣體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長期脹氣,就要考慮是不是有胃病了。那么,脹氣是怎么產生的呢?中醫認為,脾主運化,胃主受納,共同掌管飲食水谷的消化、吸收與輸布。脾主升清,胃主降濁,一升一降,共同維持全身氣機調暢。如果脾胃的功能失常的話,水谷精微就會停留在胃部,就會引起胃脹。
那么怎么才能讓胃腸“消氣”呢?下面這些小方法,針對胃脹的常見原因,可以幫助脾胃恢復健康狀態。
方法一:調整飲食,保養脾胃
首先要找出引起胃脹的食物,在醫學上,這些吃了容易產氣的食物一般被叫做FODMAPS食物,它們不易被腸道吸收,會被腸道菌群快速發酵,導致結腸因氣體產生而膨脹,并伴有疼痛和腹脹。研究表明,少吃高FODMAPS食物,可以有效緩解腹脹等癥狀。下面的清單都為你總結好了:
另外,在平常吃飯時,要盡量做到“食不言”,避免吞入太多的空氣。
方法二: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每天要堅持鍛煉半到一小時,運動時不要張著嘴巴大口呼吸,以免吸入太多空氣。還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進食后就立刻睡覺,因為在躺著的時候,會影響消化道氣體的排出。
方法三:穴位按摩
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穴位,是人體重要的保健穴,除了強壯身體、調節機體免疫力外,還可以調理脾胃。
此穴位于小腿前外側,膝關節下三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分鐘,按摩時,如果向上方使勁兒,效果會更好。
內關穴
如果平時剛吃一點飯就覺得胃脹,甚至還不斷打嗝,有嘔吐感,可以多按內關穴。
此穴位于前臂前區,手腕往手肘的方向約3橫指處,在中間二骨兩筋之間。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3分鐘。
最后總結一下:
胃三分治七分養
胃脹與脾胃功能失調直接相關
平時要養成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
同時還要避免進食易產氣的食物
保持身心放松
不要有太大精神壓力
堅持鍛煉
胃脹切忌一拖二忍三熬
癥狀持續或嚴重時及時到醫院就診
(圖片素材來自網絡)
供稿:吳遠 審稿:劉煒宏
來源: 中國針灸學會科普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