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絡(GBIF)官網分享了一篇題為“氣候變化下三種被低估的病毒媒介蚊蟲的全球潛在分布”的文章。這項研究的結果顯示,未來氣候條件下,攜帶病毒的蚊蟲的分布范圍可能會擴大。作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絡(GBIF)數據發布機構,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發會、綠會)GBIF工作組注意到,由于這個研究是通過GBIF數據來開展的,未來我國科學家亦可以通過這個平臺更好的開展全球性的生物多樣性研究。

圖:在克羅地亞奧西耶克觀察到的一只刺擾伊蚊。攝:Leomar Iglesias, (CC BY-NC 4.0)

據介紹,這項研究是由Outammassine A、Zouhair S和Loqman S在2021年發表在《跨界與新興疾病》(Transboundary and Emerging Diseases)雜志上的。研究人員關注了三種鮮為人知但已確認為多種病毒傳播者的埃德斯蚊種(Ae. japonicus、Ae. vexans和Ae. vittatus)在當前和未來氣候條件下的全球分布情況。

研究人員主要利用GBIF提供的物種出現數據,基于19個生物氣候變量,在5x5公里分辨率下建立了每個蚊種的生態位模型。利用不同排放情景下的一般環流模型,他們將建模的分布預測到未來氣候條件下。

這項研究中的三種蚊子分別是:日本伊蚊(學名:Aedes japonicus)、飛蚊伊蚊(學名:Aedes vexans

對于日本伊蚊(學名:Aedes japonicus)來說,模型預測在其原生分布范圍——日本、朝鮮半島和中國南部,以及在美國東部和大部分西歐等非原生分布地的適宜性很高。而刺擾伊蚊(學名:Aedes vexans)的分布范圍更廣,包括南美洲南部地區的適宜性很高。白點伊蚊(學名:Aedes vittatus)的預測分布在較低緯度地區適宜性較高,出現概率在中南美洲、非洲、印度、東南亞和澳大利亞北部最高。

未來模型預測,無論在何種排放情景下,這三種蚊種的分布范圍都將發生變化。低和中等排放情景下分布范圍擴大,而高和最壞情景下略微減小。

據研究人員預測,到2050年,日本伊蚊的分布范圍將擴展至歐洲大部分地區、美國、俄羅斯和中亞,而刺擾伊蚊的分布范圍可能還會包括北非和澳大利亞南部。白點伊蚊在未來的預測中顯示其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中東地區的擴展

這項研究提醒人們注意氣候變化對蚊蟲傳播病毒擴散的影響,為保護公共健康提供了重要參考。

小編想特別強調的一點是,作為全球最大的生物多樣性信息學“基礎設施”之一,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絡(GBIF)的豐富數據在生物多樣性、生態學和環境研究中發揮關鍵作用。這些數據包括全球范圍的物種分布信息,支持生態位建模、生態學研究、物種多樣性保護和生態系統功能研究。GBIF數據幫助科學家預測物種分布、分析物種相互作用、評估氣候變化對生物分布的影響。

就像這篇文章一樣,提供了一個生動的案例,說明了生物多樣性信息學(bioinformatics)的重要作用——事實上,類似的案例,綠會副秘書長Alice Hughes在2018年在京舉辦的GBIF數據發布會上曾經也介紹過。對于不太熟悉GBIF的中國科研人員來說,這類案例也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性:未來GBIF數據可以為更多的來自中國的研究人員提供所需的生物多樣性信息,幫助他們深入探究物種分布、生態關系、環境變化和生態系統功能等方面的問題,從而推動科學研究和環境保護的進展。作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絡(GBIF)數據發布機構,未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將持續在GBIF上發布數據,以開放科學服務全球生物多樣性研究。

**【小編注】**全球已知的蚊子種類超過3500種。其中,伊蚊(Aedes)是蚊子的一個屬,包括了許多物種。在伊蚊屬中,有很多種類都被確認為傳播各種疾病的媒介,如我們曾耳熟能詳的登革熱、寨卡病毒、黃熱病等。在這些伊蚊物種中,最為著名的包括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和亞洲虎蚊(Aedes albopictus),它們分別是登革熱、寨卡病毒等疾病的傳播者。不過本文中討論的是“三種被低估的病毒媒介蚊蟲”:

  • Ae. japonicus 指的是日本伊蚊(學名:Aedes japonicus)。它是一種蚊子,屬于伊蚊屬(Aedes),是一種攜帶病毒的蚊蟲,被確認為多種蚊媒病毒的傳播者。
  • Ae. vexans 指的是刺擾伊蚊(學名:Aedes vexans)。它也是一種蚊子,同樣屬于伊蚊屬(Aedes)。
  • Ae. vittatus 指的是白點伊蚊(學名:Aedes vittatus)。它同樣是一種伊蚊屬(Aedes)的蚊子,容易攜帶病毒。

參考文獻:

https://www.gbif.org/zh/data-use/6jX3lMUcgxrrq0LpGHtEN6/climate-change-expands-future-ranges-of-arbovirus-vectors

編譯:芊佳

審核:Sara

編輯:Tommy

來源: 中國綠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