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日本核污染排海后海鮮還能不能吃的問題,網上的討論鋪天蓋地,結論基本上就是“取決于日本方面的排污輻射水平”以及“個人有多在意”了。
不過有意思的是,最近看到有另外一種假“海鮮”也開始蹭這個核污水熱度來讓大家囤貨了。到底是哪種海鮮呢,有沒有必要囤貨,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
01,到底是哪種假“海鮮”?
對,沒錯,就是藻油DHA,比如看到有人發的這種圖:
乍一看的確沒問題,咱不妨看看這個邏輯:
1,藻油DHA,也有人叫海藻DHA,顧名思義就是從海藻提取的DHA,對吧?
2,日本24號向海洋排放核污水,240天蔓延到我國沿海,這更是科學的不得了,因為清華大學科研人員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發表的研究成果,模擬了日本核污水排放后隨著海洋擴散的情形,240天后我國將受到影響,放射性物質最早出現在臺灣東側海域,隨后會迅速覆蓋我國東南沿岸海域,并逐漸向東海和渤海擴散
3,海藻都被核輻射污染了,那藻油DHA就自然也被污染了,所以,你怕不怕?寶寶怕不怕?還不囤貨?
怎么樣,這個邏輯很恰吧?完美,所以我估計不少家長看到這個問題,馬上就開始囤藻油DHA,畢竟安全第一啊。
02,DHA其實不屬于海鮮
盡管現在的DHA依然是來自微藻,但是已經不是從海里打撈了,也不再不屬于海鮮了。所以,真相是:第一步就錯了。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今天就順道了解一下這段歷史。
藻油DHA,一場伴隨著DHA發現而來的探索,在上世紀,伴隨著科技大爆發,醫學和生物學也迅猛發展,人們對于自身的認知也有了長足的進步,這其中,對于大腦這個人體最重要器官的解讀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環,特別是認識到大腦皮層才是我們真正意義上的思維中心。而對大腦皮層成分的解讀發現,有一種重要的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也就是DHA。DHA在大腦皮層中含量高達20%,這意味著,DHA對于人的大腦是至關重要的,正因為如此,DHA也被稱為腦黃金。
而從發育的角度,人的大腦有一個快速發展期,那就是嬰幼兒時期。
在出生的時候,嬰兒的大腦只有成人的25%,隨后是迅速發展時期,在一年內增加到70%,到3年內發展到85%,而到了5年以后,基本上已經達到了92%,基本快要成熟了。可見,大腦發育的關鍵期就是出生這幾年,而作為大腦發育的基礎物質,DHA的補充自然是對于大腦發育至關重要了。
正因為如此,從營養學的角度,尋找DHA,補充DHA就成為了業內的需求,這個時候,海洋魚類被發現富含DHA,成為了DHA的重要來源。不過,捕撈海洋魚類依然是件高成本事情,能不能探究一下海洋魚類富含DHA的奧秘呢?經過一番探索,才發現,原來海洋魚類較高的DHA來源于它們的食物——海藻。海藻富含DHA,而魚類以海藻為食物,自然富集了DHA。
于是,海藻DHA或者藻油DHA就這么誕生了,跳過海魚這個中間商,從海藻中直接獲取DHA。
所以,早期的藻油DHA,的確是從海藻提取出來的。
但是,對,就是有個但是。從海藻提取DHA,存在不少問題。
**首先,不穩定。**海藻DHA的含量嚴重受到了海藻這種生物的狀態,比如海洋環境變化、氣候變化甚至季節變化都可能影響到海藻的狀態,進而影響到了海藻的DHA產量和質量,這對于商品生產來說可是個麻煩事。
**其次,海洋還有污染。**作為人類主要的排污地方,這些年海洋隨著人類活動,污染越來越重,生活在海洋中的海藻自然也不能幸免,結果就是,提取DHA的時候,光是應對污染都是個大麻煩。
面對種種困境,于是,一條新的想法出來了:能不能人工培育海藻呢?
03,人工培育海藻
那到底能不能人工培育海藻呢?當然能,步驟如下:
**首先尋找到底是哪類海藻富含DHA?。**科學家就開始探究海藻,發現其實富含DHA的海藻是微藻,比如裂壺藻(Schizochytrium sp.)、寇氏隱甲藻((Crypthecodinium cohii)
**接下來就是培養微藻了。**這個對于科學家,尤其是生物工程從業人員來說可就非常擅長了,因為這一行講究的就是在人工環境下培育各種內容,當然,有個更通俗的名字:發酵。我們現在的味精、醬油、醋、酒都是發酵產物,技術非常成熟。
既然如此,那就開干!
首先是尋找特定的微藻菌株,比如裂壺藻(Schizochytrium sp.)是經過層層篩選出來的富含DHA的微藻,本質上是一類單細胞球形的海洋真菌。
接下來就是建立培養體系,就是如何在人工的條件下來培養微藻,讓其能夠旺盛生長,這就是我們上文提到的發酵過程。
然后就是工業化生產了,建立起完善的微藻DHA平臺,從微藻的培養、發酵到提取、精煉等工藝,最終形成了現在的微藻DHA。
全程完全是在現代工廠里進行生產,每一步可都是經過了質量管理,達到GMP標準,最后才能形成產量穩定、質量可靠地產品。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盡管目前微藻DHA依然被叫做海藻DHA或者藻油DHA,但是實際上是,它們已經和海洋沒關系了。
舉個例子,在純粹內陸的內蒙古,就有一個微藻DHA生產工廠,這地方和海洋一毛關系都沒有啊。
由此可見,現在的藻油DHA,其實和海洋沒任何關系了,已經是完全的現代食品工業產品,是在陸地上生產的,根本不會受到日本排放核污水的影響。奈何群眾不信啊,以至于藻油DHA生產商也著急了,比如這個就是藻油生產商發出的公告來解釋。
在公告里反復強調,它們可不是海洋打撈的藻類植物,而是發酵工藝產生的。
把公司逼的發公告來澄清,讓我想起了不少海鮮餐廳馬上澄清自己不是日本海鮮之類的新聞。
一聲長嘆啊。
日本排污,的確讓海洋處于危險中,但是我們對于海鮮也要甄別,不要亂殺,比如前段時間人們搶鹽,卻不知道,其實我國的85%的鹽是來自陸地的井礦。
來源: 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