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薷(Elsholtzia ciliata)全草入藥。解表、理氣、化濕。嫩葉可喂豬。
莖紫四條棱,相知廣福僧。
穗花顏色紫,神似繡花綾。
**名 稱:**香薷
**拉 丁 名:**Elsholtzia ciliata
分類地位:
唇形科 Lamiaceae
香薷屬 Elsholtzia
**別 名:**土香薷、五香、野芭子、野芝麻、螞蝗痧、德昌香薷、香茹草、魚香草、野紫蘇、蜜蜂草、香草、山蘇子、排香草、酒餅葉、邊枝花、荊芥、臭荊芥、真荊芥、臭香麻、水荊芥、小葉蘇子、拉拉香、小荊芥、青龍刀香薷、水芳花、短苞柄香薷、多枝香薷、少花香薷、疏穗香薷。
異 名:
Elsholtzia ciliata var. brevipes*、Elsholtzia ciliata var. ramosa、Elsholtzia ciliata var. depauperata、Elsholtzia ciliata var. remota、Mentha baicalensis、Sideritis ciliata、Perilla polystachya、Mentha patrini、Mentha ovata、Mentha cristata、Hyssopus ocymifolius、Elsholtzia formosana、Elsholtzia patrini、Elsholtzia cristata、Elsholtzia pseudocristata、Elsholtzia minima、Elsholtzia patrini var. ramosa、Elsholtzia minina.*
識(shí)別特征:
1、直立莖高可達(dá)50厘米,通常中部具分枝,具四棱和槽,幼時(shí)棕黃色,老時(shí)紫褐色。
2、橢圓形葉對(duì)生,先端尖、基部楔狀具狹翅,邊緣有鋸齒,疏被毛,葉柄背平腹凸,邊緣具狹翅。
3、穗狀花序偏向一側(cè),苞片橢圓形,先端具芒尖,花序軸密被白毛,三角形花萼齒5枚,前2齒長,花冠淡紫色,約比花萼長3倍,二唇形,先端微凹上唇直立,3裂下唇開展,4枚雄蕊前2枚較長,花藥紫黑色。
4、小堅(jiān)果長圓形,不明顯三面體,黃色或棕黃色,長約1毫米,寬約0.6毫米,表面近光滑,密布細(xì)密短紋,背面隆起,腹面中線高,形成兩個(gè)平面,頂部較平,基部側(cè)面漸收縮,二基底成棱線,果臍位于基底棱線腹面一端,深褐色。
**國內(nèi)分布:**國內(nèi)常見栽培。原產(chǎn)北美的外來物種,未見入侵情況相關(guān)報(bào)道,引種栽培應(yīng)當(dāng)做好防疫,大量逸生可能影響入侵地的物種多樣性,對(duì)入侵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可能造成破壞。拍攝于山東威海園林栽培。
**國內(nèi)分布:**幾遍布全國各地。拍攝于山東威海于家夼山谷內(nèi)。
**國外分布:**俄羅斯、蒙古、朝鮮、日本、印度,歐洲、北美。
**生 境:**生于海拔3400米以下的田邊、村落、路旁、山坡、荒地、林緣、河岸邊草地。
**物 候 期:**花期7-10月,果期10月至翌年1月。
**飼用價(jià)值:**嫩葉可喂豬。
藥用價(jià)值:
采集儲(chǔ)藏:全草入藥。夏、秋抽穗開花時(shí)采收。
性味歸經(jīng):辛,微溫。歸肺、胃經(jīng)。
功能主治:解表、理氣、化濕。用于傷風(fēng)感冒、發(fā)熱無汗、中暑、嘔吐、胸膈脹滿、腹瀉、口臭、小便不利、黃疸、小兒疳積等。
文章來源:物種科普(微信公眾號(hào))
編輯:Tommy
來源: 物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