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開學季,很多人都已經到心儀的大學報道了,不過也有部分人未能得償所愿,重新開始了復讀,不少人就說了,能不復讀就盡量不要復讀,復讀的壓力太大了等等,還說復讀的各種苦,復讀苦不假,不過還有比復讀更苦的事情嗎?
當然有了,比復讀苦的事情多了去了,比如有人提到的讀博差點畢不了業就是一個典型,那個時候才真讓人絕望。
01,關于復讀
其實,關于復讀,核心在于差距!
關于復讀,如果是在高中,大部分人都是學生;如果是考研復讀,其實雖然很多人工作了,有的人讀研了,但本身依然是學生,所以還是很好,本質上,你和他們差距不大,最多也就是一個入學的差異。
等你讀博士的時候,這種差距才很明顯。
別人工作了,你讀博...
別人賺錢了,你拿著微薄的補貼讀博...
別人買房買車了,你拿著微薄的補貼讀博...
別人結婚生子了,你拿著微薄的補貼讀博...
……
而且,你的未來是可以預期的,畢業后,面臨著別人找工作,結婚,買房買車等核心問題,別人有好幾年的等待時間來緩沖這些壓力,但是你根本沒有,博士畢業28算人中龍鳳了,30歲是基本的。而那個時候,這種差距已經讓你都喘不過氣了,關鍵是,這個時候,你還要面臨父母即將退休或者已經退休的問題,你要提前準備了。
如果讀博被延期畢不了業,那就更慘了。
02,關于辛苦
我們知道動物為了熬過艱難的季節,會提前積攢食物,養一身厚膘來應對食物短缺的冬季。那些本科畢業就工作的,或者稍微晚3年讀研后工作的,他們至少比你多了5年左右的緩沖時間,甚至更長,這些時間足夠他們獲得一定的資本來對抗未來的壓力。
當然這只是學生式的想法,進入了社會,哪怕是很多人認為最清閑的高校教師,一樣苦逼無比。高校青年教師的平均月收入大概也就是5-8k左右,一年下來10萬左右。你或許想著憑借自己的努力盡快去拿職稱,到了學校就知道了,前面排隊的人,文章比你多,資歷比你厚,他們還沒上呢,而且還有各種關系戶插隊。等熬出個副教授,40歲了,基本上一輩子也就定型了,這是大部分人的一輩子。如果是那些壓力更激烈的崗位,更是如此。
所以復讀?根本算不了什么苦。你最多是大腦辛苦點,等工作了,不僅大腦辛苦,關鍵是你要考慮一個基本問題:生存。
03,用圖來總結一下
所以有人畫了張圖:小學的時候,你想著堅持一下
到了中學,你覺得努力下快熬出頭了
等到了大學,你開心無比,覺得大學果然松了是有道理的。
然后你發現,人生才是剛開始呢~
來源: 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