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核專家:顧海彤
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同仁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
前些天剛剛出伏,感覺似乎已經度過了炎熱的夏季,但是躲得開高溫,入睡時嗡嗡作響的“秋老虎”花蚊子依然存在感十足。
人們常常在捉不到蚊子的時候,恨恨發誓:與世界上的蚊子“不共戴天”,蚊香、驅蚊噴霧、電蚊拍、電蚊香等驅蚊神器都是驅趕這些煩人的小蟲子的常用“武器”。
然而就在近日,江蘇一個男孩在睡覺時因為點了四盤蚊香而導致一氧化碳中毒,出現了昏厥,口吐白沫等癥狀。
來源丨微博截圖
這小小的蚊香怎么還會害人性命呢,難不成真的要和蚊子“同歸于盡”?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蚊香的原理,注意事項以及如何正確挑選蚊香。
蚊香
來源丨pixabay
1 蚊香為什么會引發中毒?
想要知道蚊香使人中毒的原因,我們先需要搞清楚蚊香的成分。
在我國,蚊香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據宋朝時期的《格物粗談》記載,端午時節就有通過點燃雄黃、白芷等混合物來驅趕蚊蟲的先例,其中雄黃是硫化砷礦石,在古代屬于十分常見的殺蟲劑。
來源丨物質生活
現在我們所使用的蚊香與古代的原理基本一樣,都是將具有殺蟲作用的物質與可點燃的載體混合,通過產生的煙霧來驅趕、殺死蚊蟲。
常用的盤香,主要成分是有機磷類和菊酯類,是有一定毒性的,長期暴露于這些物質可能與呼吸系統問題、眼睛刺激、過敏反應等有關。
另外煙霧污染空間環境,污染物品,明火點燃潛在發生火災的危險。其載體就是木屑和碳粉,在氧氣充足的情況的下,它們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碳,對人體沒有危害。
但在炎熱的夏日,家中一般都是開著空調、門窗緊閉。此時房間的氧氣含量會因為人的呼吸,蚊香的燃燒而下降,所以作為蚊香載體的木屑、碳粉燃燒就會產生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在被人體吸入之后,會與體內的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
碳氧血紅蛋白喪失了血液中交換氧氣和回收二氧化碳的功能,并且由于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更大,當一氧化碳被吸入人體時,氧氣的運輸和二氧化碳的輸出會受到嚴重阻礙,最終會導致組織缺氧和二氧化碳不能及時排出,產生中毒癥狀。
2 蚊香液也很危險
除了傳統的蚊香盤,現在還有蚊香液,只需通上電源就可以驅趕蚊蟲,不需要點燃使用。
但這種蚊香也是有危險的,溶劑為脫臭煤油,屬于危險品;而且藥瓶難以密封,易漏。在今年夏天就有一個一歲多的小朋友因誤食蚊香液而中毒,在送到醫院時已經喪失了自主意識,并伴有強烈的渾身抽搐。
事實上,液體蚊香液中含有的殺蟲劑會造成有機溶劑中毒,誤食后人體的肺部會受到嚴重的損害,時間過久甚至還會出現纖維化,如果誤食的劑量過大還會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并且此類中毒并沒有特效藥,醫治難度較大。
在拍出來的CT片子上,醫生看到孩子的肺部都出現了白肺的情況,但好在經過20多天的住院治療,孩子轉危為安,脫離了生命危險。
3 擦亮眼睛,正確預防蚊香的威脅
小小的蚊香也有著安全隱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怎樣才能預防這些危害。
首先,正確挑選蚊香是最重要的。蚊香的包裝要仔細看,檢查包裝、標簽、使用說明書等是否完整,書寫是否規范以及字體印刷是否清晰。值得注意的是,正規的蚊香在包裝上都會有“微毒”的標注,這也是判斷蚊香是否安全的重要標準之一。
蚊香的成分表中,若產品未標注其有效成分的對應中文名稱和含量,那就需要謹慎購買。產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以及其“三證”號是否齊全也需要關注,三證號指的就是農藥登記證號,農藥產品標準號,農藥生產許可證號這三個信息。
其次,蚊香的使用方法也是大有講究。
在使用蚊香時最好選擇室內無人的時候,這時候就可以門窗緊閉,增強驅蚊效果,不過回家之后要先打開門窗通通風,讓屋內的有毒氣體被排凈。
由于空氣中的藥物濃度達到作用時間需要兩個小時以上,所以蚊香要在睡覺前2~3小時使用。若在睡眠時使用蚊香,那更要注意不能緊閉門窗,讓空氣流通,防止因氧氣不足使得蚊香燃燒產生一氧化碳從而引發中毒。
點燃的蚊香要注意不要放在頭部附近,防止人體吸入過多的煙霧。
蚊香以及蚊香液要放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以防止兒童接觸誤食。
所以,各位讀者朋友們,想要和蚊子“同歸于盡”是真有可能的。蚊蟲的侵襲固然會讓人心煩意亂,但自身的生命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來源: 北京科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