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胃口好
吃嘛嘛香
有些人明明還沒有動筷子
就忍不住的想要吐了
作為一名合格的干飯人
惡心嘔吐真的毀了我們好多快樂
嘔吐是什么?
嘔吐是胃腸道常見的不舒服癥狀,指胃失和降,氣逆于上,迫使胃內容物從口而出的一種病癥。一般以有物有聲謂之嘔,有物無聲謂之吐,無物有聲謂之干嘔,臨床嘔與吐常同時發生,故合稱為嘔吐。
胃作為人體的“原料加工車間”,負責暫時儲存食物和消化食物,當胃的排空功能出現障礙時,食物殘渣就不能順利的通過胃到達小腸,就會引起嘔吐。
引起嘔吐的原因有很多,生理方面,吃的過飽、過快、過油膩或太過焦慮、惱怒都會影響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導致嘔吐。病理方面,一些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甚至是中樞系統疾病都會導致嘔吐的出現,需要進一步去醫院細細排查。
中醫認為,嘔吐的病位在胃,還與肝、脾密切相關。其病多由外邪犯胃、飲食不節、情志失調、病后體虛所致。其中,脾胃虛弱為本,氣滯、食積、痰濕等為標。
治療嘔吐輕癥小妙招
1. 按摩穴位:
內關穴:內關穴歸屬于手厥陰心包經,在前臂掌側,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內關穴有開竅回厥、鎮靜安神、和胃理氣、降逆止嘔的功效,對心痛、心悸、胸悶、眩暈、癲癇、失眠、偏頭痛、胃痛、嘔吐、呃逆等均有療效。針刺內關穴對神經性嘔吐、手術麻醉引起的惡心嘔吐療效較好。對暈車出現的惡心嘔吐,用手指重按內關也有效。按壓1分鐘,以有麻脹感為度。
中脘穴:中脘穴歸屬于任脈,臍中上4寸,中脘穴具有健脾和胃,補中益氣之功。主治各種胃腑疾患。將右手中、食兩指指腹放在中脘上,稍微用力,然后在穴位上做有一定滲透力的圓形運動,如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皆可,以被按摩處有明顯酸脹感為度。
2. 巧用生姜:生姜5片、醋20毫升、紅糖50克,用沸水沖泡15分鐘,分多次飲用。
3. 中成藥止嘔:
生姜瀉心片:用于外邪犯胃證,每次4~6片,每日3次。
保和丸:用于飲食停滯證,每次6~9g,每日3次。
左金丸:用于肝胃不和證,每次3g,每日3次。
麥門冬沖劑:用于胃陰不足證,每次1包,每日2~3次。
(圖片素材來自網絡)
供稿:吳遠 審稿:劉煒宏
來源: 中國針灸學會科普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