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靜的環境中,也沒有環境噪音,怎么總感覺到耳朵里面嗡嗡滋滋的聲音,這時候要注意啦,有可能患上了耳鳴……

耳鳴的概念

耳鳴是指發生在聽覺系統的錯覺,表現為外界無對應聲源,但耳朵內總感覺有聲音,或是嗡嗡聲、轟鳴聲,或是蟬鳴聲等。耳鳴的音調也會依據頻率的不同,分為低、中、高調耳鳴。

耳鳴發生的原因

導致耳鳴發生的因素比較復雜,可能會有壓力、內分泌失調、耳或聽神經損害、長期噪音污染、藥物的毒性作用等等,長久作用到人體都可導致耳鳴。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這樣避免耳鳴耳聾的發生呢?首先,避免長時間暴露在噪音之中,減少噪音的損害;其次,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避免長期身心緊張、疲憊,避免長期熬夜、煙酒等;再次,對于長期服用藥物的人群,要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避免藥物的毒性對我們聽覺系統的損害;最后,如果出現持續性耳鳴,或者突然的聽力明顯下降,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到醫院就醫

從中醫上來講,腎開竅于耳,腎氣通于耳,耳鳴耳聾與腎臟的功能強弱直接相關,總是耳鳴,是腎在向我們大腦發出警報聲了。中醫講,耳鳴聲如蟬鳴,音調較低,聽力減退較輕,同時伴有腰膝酸軟,失眠多夢等,很有可能是由于氣虛血滯、腎精虧虛、耳失濡養所導致的

別慌,中醫穴位小妙招來幫你……

聽宮穴:在面部側面,耳屏前(耳腔前突起的小軟骨),張口時凹陷處上緣。灸聽宮穴能聰耳開竅。

聽會穴:在面部側面,耳屏前(耳腔前突起的小軟骨),張口時凹陷處下緣。聽會位于耳屏前,灸聽會穴能促進耳部血液循環,使氣血能至病所。

我們可以在聽宮穴、聽會穴的穴位上面進行按揉,適當用力按揉,感覺酸脹為度每天按壓1-2次,每次15min20天一個療程,促進耳部血液循環,使氣血能至病所。

若病情較重,那還需要及時去醫院查明原因,對癥治療。

(圖片素材來自網絡)

供稿:李印瀧 審稿:劉煒宏

來源: 中國針灸學會科普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