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痣可能是黑色素瘤呢?

我國黑色素瘤患者很多為甲下黑色素瘤,最初僅表現為指甲上的一條黑線,逐漸增寬并隆起、破潰。

如何判斷甲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可以轉移,但并非所有的黑色素瘤均一定會轉移。其通常在早期是“水平”或“放射狀”生長的(橫著長),腫瘤局限于表皮內,這一時期的損害沿水平方向不規則擴大,由于表皮內沒有血管和淋巴管,此時手術完整切除即可治愈絕大部分患者,不會出現轉移。如果不進行治療,隨后腫瘤將進入“垂直”生長期(即豎著長),伴隨腫瘤侵犯深度的增加,發生轉移甚至致命的風險也將逐漸增加。

如何發現黑色素瘤的早期轉移?

判斷腫瘤是否轉移有很多方法,如通過觸診來判斷是否有腫大的淋巴結,以及通過影像學檢查手段輔助判斷,如進行淋巴結超聲、全身的CT、骨掃描或PET/CT檢查等。

倘若影像學檢查未發現明確的轉移灶,但腫瘤侵犯又達到了一定深度,則視為有轉移的可能性,這時需做一個特殊的檢查/手術——前哨淋巴結顯像+活檢

前哨淋巴結就像是哨兵,能夠提前發現敵情,如果我們找到腫瘤開始轉移所跑到的第一個淋巴結(前哨淋巴結)在哪兒,取出淋巴結送病理檢測,便會得知是否轉移的真相。前哨淋巴結對于腫瘤的分期診斷和后續的治療方案制定均具有重要意義。

如果前哨淋巴結陽性,還需要進行整個淋巴結區的清掃術。前哨淋巴結顯像+活檢是一個核醫學檢查與外科手段的結合,需要在瘤周注射锝標記的膠體示蹤劑,隨后進行淋巴結顯影示蹤,動態觀察示蹤劑沿淋巴回流,當觀察到示蹤劑在淋巴結內出現濃聚時,進行SPECT/CT檢查,定位到淋巴結的具體位置,并可在體表做出標記。在行淋巴結活檢手術時,外科醫生可以使用伽馬探測儀的探頭探到前哨淋巴結(讀數最高處),取出并送病理檢查室即可。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盡管這項操作是核醫學檢查,但前哨淋巴結所注射的示蹤劑劑量極小,輻射劑量很低,基本相當于坐幾次飛機身體接受到的輻射量,因此患者及手術的醫護人員并不需要特殊防護。但由于該項操作需要核醫學科的配合和特殊的儀器,因此目前國內能夠規范進行黑色素瘤的前哨淋巴結活檢的醫院并不多。

北京協和醫院在首批新技術新項目的支持下,由皮膚科牽頭,聯合核醫學科、骨科、基本外科、乳腺外科、婦產科等多學科MDT協作,現已成功開展前哨淋巴結顯影定位及活檢多年,為黑色素瘤患者的診斷治療保障了至關重要的一環。

北京協和醫院皮膚惡性腫瘤/黑色素瘤MDT成立于2020年,由皮膚科牽頭,聯合院內11個兄弟學科,對黑色素瘤患者進行多學科、規范化、全流程管理

得了黑色素瘤,該怎樣治療?

黑色素瘤的治療不是哪一個單一學科可以獨立完成的,需要多協作診療(MDT)。早期發現黑色素瘤并進行手術擴大切除可以大大改善預后,一旦出現淋巴結轉移,黑色素瘤對藥物和放療反應都不是非常理想。雖然目前藥物治療已出現了許多新進展,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但我國黑色素瘤多為肢端型,可用藥物及已有藥物反應率均較為有限。好在大部分黑色素瘤都長在皮膚上,便于觀察,因此,大家應時刻保持警惕,盡量早期識別并積極治療黑色素瘤。

▌本文科普主題來源于《協和醫學雜志》2023年4期主題:核素診療與臨床轉化

編輯 丨劉洋 趙娜

審校 丨李娜 李玉樂 董哲 李慧文

監制 丨吳文銘

【版權聲明】 《協和醫學雜志》倡導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歡迎轉載、引用,但需取得本平臺授權。如您對文章內容及版權存疑,請發送郵件至medj@pumch.cn,我們會與您及時溝通處理。圖文內容僅供交流、學習使用,不以盈利為目的;科普內容僅用于大眾健康知識普及,讀者切勿作為個體診療根據,自行處置,以免延誤治療。治病就醫相關需求請于北京協和醫院APP線上或線下就診。

來源: 協和醫學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