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筋學名肌肉痙攣,是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常見的并發癥,最容易發生在小腿腓腸肌,其次是胸部肋間肌、腹直肌和手指。嚴重的肌肉痙攣可導致血液透析提前終止,使得血液透析不充分,從而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那么,導致患者血液透析過程中出現肌肉痙攣的原因有哪些?又該如何治療呢?
為什么血液透析過程中****患者會出現肌肉痙攣
1.低血壓
低血壓是血液透析過程中發生肌肉痙攣的主要原因。血液透析患者短時間迅速脫水,會導致血壓明顯下降,當患者血壓下降至一定程度后,機體為維持血壓會發生四肢血管代償性收縮,造成肌肉組織缺血、缺氧、電生理異常,從而引起肌肉痙攣。
2.低血鈣
血液透析患者血液pH發生變化,可導致鈣磷代謝異常,如不及時糾正,會導致血液中游離鈣濃度降低。鈣離子濃度降低會導致神經肌肉興奮性增強,使神經肌肉在沒有刺激的時候也能產生興奮,發生肌肉收縮,進而出現低血鈣性抽搐。
3.低鈉透析液
通常使用的透析液中鈉離子濃度與正常人血鈉水平相似,為135~145 mmol/L。如果使用的透析液鈉濃度低于135 mmol/L,血漿鈉會順濃度梯度進入透析液,導致患者血漿鈉濃度下降;水順濃度梯度進入細胞內,造成循環血量減少,于是發生肌肉痙攣。另外,細胞內水分增加也會導致細胞間質和細胞發生水腫,使血管受壓迫,造成肌肉組織的血液進一步減少,從而引發肌肉痙攣。
4.透析失衡綜合征
患者長時間未接受血液透析治療可導致體內尿素氮、尿酸、肌酐等代謝物潴留,當患者再次行血液透析時血漿中尿素氮、尿酸、肌酐等短時間下降過快,可誘發透析失衡綜合征,發生肌肉痙攣。
5.干體重設置過低
目前臨床上還沒有可靠的方法測定患者的干體重,醫生只能根據患者透析前后的臨床表現間接評估。若干體重設置得太低可導致血容量減少,使肌肉處于缺血、缺氧狀態,從而導致肌肉痙攣。
血液透析過程中發生肌肉痙攣****怎么辦
1.透析過程中多次出現低血壓性肌肉痙攣的患者,要密切觀察患者的表現,患者一旦出現冷汗、乏力等癥狀,立刻測量患者血壓并給予3%高滲鹽水100 ml或50%葡萄糖100 ml推注。日常服用高血壓藥物的患者必要時可在透析當天停用降壓藥。
2.低血鈣患者日??山o予鈣片、阿法骨化醇、骨化三醇等藥物進行治療。透析過程中出現低血鈣性肌肉痙攣的患者可靜脈推注10%葡萄糖酸鈣10 ml+50%葡萄糖20 ml,并對患者肌肉痙攣部位進行局部按摩,予以緩解。
3.積極糾正造成血鈉降低的嘔吐、腹瀉等原發病,適當調節透析液鈉濃度為140~145 mmol/L,對于重度低鈉血癥患者可給予高鈉溶液,緩解肌肉痙攣。
4.對于透析失衡綜合征和干體重設置過低引起肌肉痙攣,應以預防為主。預防透析失衡綜合征,應囑患者控制飲食和飲水,首次透析的患者,透析時間要縮短,一般不超過2 h或減少透析血流量;透析間隔時間較長的患者可先行誘導透析,之后再進行規律透析。針對干體重設置過低引起的肌肉痙攣,需經常評估患者干體重,設置合適的干體重就能有效降低肌肉痙攣發生的概率。
來源: 醫路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