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相關部門表示,2023年擬新增商丘寧陵花生產地市場為省部共建國家級農產品產地市場。
河南花生種植面積連續19年全國第一、產量連續17年全國第一
用3至5年,將寧陵打造為“花生之都”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表示,《省部共建國家級(寧陵)花生交易中心建設總體規劃》和《省部共建國家級(寧陵) 花生交易中心可行性研究報告》已通過農業農村部組織的專家評審。農業農村部與河南省人民政府簽署了共同支持建設國家級商丘寧陵花生產地市場合作備忘錄。
計劃通過3至5年的建設和培育,通過建立工作推進機制、指導服務與支持機制、運營監管機制,按照設施完善、功能完備、管理先進、運管規范的要求,將商丘寧陵花生產地市場打造成為全國乃至國際花生物流集散中心、價格形成中心、 產業信息中心、科技交流中心、會展貿易中心。
引領建設具有影響力和市場話語權的花生生產基地,做大做強花生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為花生產業高質量發展、產品全國流通和城市消費提供集聚分撥、倉儲物流、產業信息、會展貿易、應急保供等服務,成為花生產業轉型升級、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和質量效益競爭力顯著提升的重要推動力量。
為什么要建國家級花生產地市場?為什么是寧陵?
農產品產地市場是在具有較高商品率的農產品優勢產區,為快速大批量集散農產品、 穩定農產品市場運行而建立的批發市場,是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和農產品流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加快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建設, 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是建設現代流通體系、 暢通國內大循環的有效舉措。
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商丘寧陵建設國家級花生產地市場,有利于推動豫魯蘇皖地區乃至全國花生的現貨和中遠期訂單線上線下交易,對接河南、山東、江蘇等花生主產地、加工基地的供求,連接并穩定市場;有利于降低種植經營風險,提高花生附加值, 提高加工企業效益;有利于提升河南花生品牌影響力,對促進全省花生產業及經濟發展起到推動作用,真正讓政府增稅、 企業增效、農民增收,進一步鞏固提升河南在全國花生產業中的龍頭地位。
地處黃河故道沙質地,寧陵縣很適宜花生的種植,其花生種植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寧陵花生色澤好,籽粒飽,品質優良,出油率高于大豆、油菜。其油品營養豐富,清香可口。
寧陵縣作為農業農村部 2022年認定的國家級花生制種大縣,是河南省產油大縣和優質花生主產縣, 是全國油料生產的強縣,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花生標準化生產創建縣, 是全國花生交易市場價格的主要采集地, 省商務廳將根據職能分工在商品現貨交易方面提供支持和幫助,支持寧陵積極申報商品現貨市場交易場所。
開封市祥符區范村鄉閆孟莊村村民邢亞輝和他種的花生
河南花生產量連續17年全國第一
河南是全國花生生產第一大省,花生占全省油料總面積的八成產量的近九成。推動花生產業向優勢區集中,構建形成沿黃及黃河故道優質大果花生區和豫南豫西豫西南優質小果花生區兩大優勢產區, 帶動全省花生面積產量穩步提升。
截至2022年,全省花生種植面積達到 1930.69萬畝,產量達到615.41萬噸,分別占全國的1/4和1/3, 實現面積連續19年全國第一、產量連續17年全國第一。
除了面積和產量,河南花生的產品結構也在逐步適應市場多元化、 專用化、高端化需求,先后選育推廣了豫花、遠雜、開農、 駐花、商花、宛花、漯花系列一大批優良品種,尤其是高油、 高油酸花生品種數量全國第一,僅“十三五”期間就育種高油品種11個、 高油酸品種17個。
目前,全省高油花生品種種植面積已占到全省花生總面積的50%以上,高油酸花生品種規模化種植面積達到 300萬畝。
河南花生為什么能做強?
2017年開始,河南提出 “四優四化”發展戰略,把發展優質花生作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之一,按照布局區域化、經營規模化、 生產標準化、發展產業化的基本思路,大力推動花生產業發展,并取得了明顯成效。
河南支持各地依托基層組織和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開展優質花生生產示范基地建設,推行單品種集中連片種植, 落實專種、專收、專儲、專用, 不斷提高生產規模化程度和產業集中度。
圍繞優質花生種植、 加工、儲藏等生產環節制訂標準,先后修訂了適宜我省不同種植模式的機械化生產技術標準、有機綠色生產技術規程、 有機綠色花生產品標準、花生原料儲藏技術標準等。
每年制定下發花生生產技術指導意見,并組織開展大規模培訓,加速實現按標生產。
目前,全省花生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0%,夏花生免耕覆秸種植、夏花生露地起壟種植、花生小壟麥套等一系列適宜于機械化的規范種植模式得到快速推廣。
來源: 大河網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