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晶炎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

審核:吳晶心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 副主任醫師

“意外懷孕”是計劃生育門診常用的避孕失敗借口。我國每年人工流產數量高達1000萬,這與育齡期女性缺乏科學的避孕知識和采用不當避孕措施有關,更有部分低齡、未婚女性聽信“三分鐘無痛人流”,誤把人工流產當做常規避孕方式,極大損害身心健康。不設防的性行為還導致了梅毒、艾滋病等性傳播疾病。

哪些是安全有效的避孕方式?

目前,四大主流避孕方式為避孕套、避孕藥、宮內節育器和結扎,安全率均可達98%。新興避孕方式有透皮避孕貼、皮下埋植避孕劑、陰道避孕環、陰道隔膜(又稱“子宮帽”)、殺精劑等多達數十種,安全性參差不齊,受眾范圍也比較小。而所謂的“前七后八”的安全期避孕、體外射精等方式很容易“中招”。盡管避孕方法多種多樣,如今仍沒有100%安全的避孕方式。因此,應根據年齡、生育需求和健康狀況來選擇合適自己的避孕方式。在我國,絕大部分女性采取避孕套這一經濟、有效的方式,在避孕同時又減少了性傳播病。

圖1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避孕套的歷史

避孕套最初的雛形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的古埃及,當時的男性喜愛佩戴紙莎草做的“陰莖套”以標榜財富和權勢,但其并不具備實際作用。公元前1000多年,古埃及人使用豬、羊的膀胱和盲腸改良的“陰莖套”,并逐漸有了防范疾病的意識。現存最古老的安全套是1640年左右在瑞典發現的,距今380多年歷史,由魚鰾制作而成。我國古代也有使用魚鰾、桑蠶紙制作“陽具袋”、“風流如意袋”來預防疾病。17世紀末,英國王室御醫康姆德(Condom)為了阻止風流的國王查理二世染上花柳病,看到魚鰾后受到啟發,用綿羊的盲腸特制了柔軟而輕薄的“安全套”,避孕套的英文單詞“condom”也由此得名。康姆德這一“史上最愉快的發明”成為現代避孕套的開端。19世紀以來,隨著乳膠的發現,避孕套制作技術發生了質的飛躍,逐漸量產并走入大眾。如今,避孕套的種類多樣,在安全避孕的同時,幾乎可以實現“零距離接觸”。

圖2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你真的會使用避孕套嗎?

——“醫生,我明明帶套了,為什么還是懷孕?”

——“只有正確有效的使用避孕套,安全性才能達到98%。”

1. 如何選擇避孕套

避孕套也分大小號,根據開口直徑可分大、中、小、特小共4個尺寸,每位男性需根據自身條件選擇相符的避孕套,首次使用建議選擇中號后再調整,太大易滑脫,太小易破裂。切勿為了安全就一次性使用2只避孕套,雙層疊戴反而增大了摩擦力,反而易造成避孕套滑脫和破裂;不能只追求親密接觸和功能性,超薄款并不適合所有人;橡膠過敏者應選擇聚氨酯避孕套。

2. 避孕套的正確使用方法

(1)避孕套應在陰涼、干燥的環境下儲存,避免暴露在陽光、過熱環境中,以免造成避孕套損壞。

(2)使用前,要仔細檢查避孕套外包裝的完整性和有效期,千萬別在“黑燈瞎火”的環境下檢查。

(3)避孕套也有正反面,戴反易造成原有尺寸變小,造成不適,一旦戴反,請更換新的避孕套。

(4)推展避孕套前先排空氣,再順勢而下,避免劃破。

(5)嚴格全程佩戴,不要前半段“裸奔”,后半段“亡羊補牢”,晚戴約等于沒戴。

(6)務必在陰莖疲軟前捏住套口抽出。

(7)搭配潤滑液使用時,應選擇水性潤滑劑,凡士林等油性潤滑劑易乳化分解避孕套。

3. 避孕套滑脫了怎么辦?

陰道是上寬下窄的管狀結構,好比一個窄口袋子,長度7~12 cm,有較大的伸縮性和彈性。通常情況下避孕套易滑脫在陰道較淺部位,在清洗雙手后,用手指夾出即可。若避孕套滑入陰道深部,緊張的情緒會加劇陰道收縮,出現環狀縮窄,此時切勿心急,靜待10~15分鐘后再次嘗試取出,若仍無法取出,應前往醫院尋求幫助。無妊娠計劃的女性在72小時內盡快口服緊急避孕藥,若超過48小時,則避孕失敗的概率會升高。

圖3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