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去了,大家又可以開心的出門玩耍了。暑假期間,越來越多的家長會帶著小朋友到處旅游或游學,玩的開心的同時,一定要特別警惕傳染性疾病——水痘

公開資料顯示,2007—2021年,我國99.7%的水痘聚集性疫情發生在學校,其中90%發生在托幼機構和小學。水痘的主要人群為未接種疫苗的兒童、免疫力低下人群。

一、什么是水痘呢?

水痘是一種常見于兒童的急性傳染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可經由呼吸道飛沫、直接接觸、母嬰傳播等方式。因此,水痘也被稱為“見面傳”,易感家庭接觸者的繼發感染率在61%以上。感染后還可能出現繼發性細菌性感染、水痘腦炎等,家長們要特別注意。

水痘并非僅僅出現周身性紅色斑丘疹、皰疹、痂疹等皮膚癥狀,其也有著一定比例的重癥和死亡率,一定不可輕視。

二、水痘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水痘常發生于嬰幼兒時期,成人少見。潛伏期10~21日,一般為14日左右。一般無前驅期癥狀,皮疹和全身癥狀多同時出現。發熱1~2日后即進人發疹期。皮疹先見于軀干、頭部,逐漸延及面部,最后達四肢。

皮疹分布以軀干為多,面部及四肢較少,呈向心性分布。開始為粉紅色帽針頭大的斑疹,數小時內變為丘疹,再經數小時變為皰疹,多數皰疹數日后結痂。部分皮疹從斑疹→丘疹→皰疹→開始結痂,僅6~8小時,皮疹發展快是該病待征之一。

三、怎么判斷是不是水痘呢?

水痘因為癥狀明顯,相對容易辨別,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幾點:

**(1)**水痘首先見于軀干和頭部,然后延至面部和四肢,一般由紅斑疹到丘疹,再到皰疹,周邊有紅暈,呈向心性分布。

**(2)**兒童發病的首發癥狀通常是出現皮疹。

**(3)**有了前面癥狀,還需到醫院檢查,才能確診。

同時也要注意跟其他類似疾病的分別:

**(1)**帶狀皰疹:多見于成人,皰疹呈成簇狀排列,沿身體一側的皮膚周圍神經分布,不對稱,有局部疼痛。

**(2)**手足口病:多發生于手足口、臀部及四肢關節伸側部位,離心性分布。

**(3)**丘疹性蕁麻疹:一般發生在夏季,為紅色丘疹,頂端有小皰,周圍無紅暈,皮疹不結痂,也不累及頭部及口腔,經常反復發生。

**(4)**膿皰瘡:細菌感染性疾病,多發于鼻唇周圍及四肢暴露部位,開始是皰疹,繼而形成了膿皰,最后結痂,并且是黃色厚痂,經搔抓而播散,皮疹沒有成批分布的特點。

四、怎么預防水痘呢?

目前,水痘疫苗是控制水痘最有效的措施,家長們要積極為孩子接種疫苗。

12-24個月,接種1劑次,可顯著降低水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減少重癥、住院)。

4-6周歲,接種2 劑次,不僅可以進一步降低水痘的發病率,還能減少突破病例的發生。

此外,時常保持空氣流通,避免處于密閉空間,做好個人衛生防護,勤洗手,避免與病例接觸等措施。孩子平時要多運動,鍛煉身體,增強身體免疫力,也可以降低感染風險喲。

五、得了水痘怎么辦?

孩子得了水痘,家長不要慌張,可以先做一些工作:

**(1)**進行隔離:水痘患者應及時隔離,至全部皰疹干燥結痂為止,一般不少于病后2周。

**(2)**及時吃藥:家長可根據孩子水痘的情況,及時去醫院就診取藥,按照醫囑為孩子喂藥。

**(3)**清潔消毒:患水痘孩子的衣服、餐具、玩具等,要單獨清洗,有條件的可以適當消毒。

**(4)**適當鍛煉:可讓孩子進行適當運動,加快代謝,增強免疫力。

**(5)**避免手抓:特別注意不要孩子抓破面部皰疹,以免抓破化膿感染,有可能留下疤痕。

**(6)**注意變化:注意病情變化,如發現出疹后持續高熱不退、咳喘、頭痛、嗜睡或驚厥時應及時送到醫院。

**(7)**定時開窗:空氣流通有殺滅空氣中病毒的作用,房間盡可能讓陽光照射。

**(8)**物理退燒:如有發燒情形,最好是以冰枕、毛巾、多喝水等物理退燒法。

**(9)**忌吃辛辣魚蝦等食物。水痘患者應多喝水并供給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雞蛋、水果、蔬菜等。

孩子或成人一旦出現水痘類似癥狀,不要驚慌,要遵從上述注意事項,癥狀嚴重時立刻就醫,只要及時治療,都能完全治愈。

所以,水痘并不可怕

投稿作者:聊城市東昌府人民醫院主治醫師 陳明源

來源: 國民健康科技宣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