襪子變緊了,小腿也變粗了,一按一個坑,半天都恢復不過來,甚至有的人全身都會出現這種指壓性的水腫,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嚴重嗎?如何緩解好?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腿部浮腫,能按出小坑,跟什么有關?
很多人一整天都坐在電腦面前,久坐不動,這會影響到正常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引起腿部水腫。
這種情況一般來說,只要適當活動,促進血液循環,就會逐漸恢復正常,平時要多注意運動。
病理情況下,可能是腎出問題所致,中醫講“腎主水”,腎參與體內水分的排泄,很多腎病在發展過程中都會引起下肢水腫,一旦功能下降,代謝與過濾的能力就會下降,水分與毒素的排泄受阻,多余的水分排不出去,腿部浮腫就會比較明顯,通常在早起后表現更為明顯。
為了避免下肢水腫,我們平時要多運動、多鍛煉,加速血液循環,提高身體新陳代謝。除此之外,我們還有一些實用的中醫穴位小妙招來幫助我們改善下肢水腫:
陰陵泉穴:陰的含義是水,陵的意思是土丘;泉,是指源源不斷流出的泉水。在仰臥或正坐的姿勢下,脛骨內側髁后下方45度凹陷處就是陰陵泉穴位的位置。陰陵泉穴是一個氣脈匯聚的合穴。經常按摩陰陵泉穴,對于人體主要用于針對消除水腫,小便不通造成體內水分排泄不出。下肢水腫的情況通過按摩下肢兩側的陰陵泉穴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水泉穴:水是水液,泉是泉水,水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郄穴,腎經水液在此聚集成水泉。通過按摩水泉穴可以達到利水、滲濕、消腫的功用,對于下肢水腫有很好的療效。水泉穴位于足內踝后下方,當太溪穴直下1寸處,于跟骨結節內側的凹陷處,次穴位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管理水液。
做好以上幾件事,或能有效緩解腿部水腫。但是,下肢水腫除了可由腎病導致之外,還有可能由于心臟疾病、蛋白質缺乏、周圍血管病等引起導致,因此出現嚴重的下肢水腫后,查明原因很重要,才能采取針對性緩解措施。
(圖片素材來自網絡)
供稿:李印瀧 審稿:劉煒宏
來源: 中國針灸學會科普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