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部電視劇因為“一碗粥”相當出圈:

你可能沒看過劇,但肯定刷到過這句臺詞。圖片來自電視劇截圖

家境優渥、爹媽疼愛、但自覺人生被父母掌控的富家女許沁和養母說,因為男主給她煮了一碗粥,讓她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覺”。

是什么粥這么“令人感動”?讓我們切換鏡頭來看看:

圖片來自電視劇截圖

一碗真白粥(而且還是用女主單位發的米、女主的鍋、女主的燃氣煮的)。咱就是說,看到這一幕,誰能不跟養母共情:

圖片來自電視劇截圖

先不提女主哥哥給女主煮的蝦餃、女主爸爸為了女主上下班方便直接在單位附近買了大平層給她住,就說這碗粥,白粥也真的算不上什么優質食物。

白粥,真的算不上優質粥

老一輩都喜歡在生病或者食欲不振、胃不舒服時,煮一碗白粥。放在以前的生活背景來看,這么做沒有太大的毛病。

一方面,白粥好煮,抓一把白米放上清水就能煮,而且很容易消化,對于消化功能不太好的朋友以及老人來說,不會增加消化系統負擔。另一方面,在那個食物還不夠豐富的年代,白粥屬于精細糧食,算得上“好東西”。然而,時過境遷,現代人食物資源充足,又有不少人受到“三高”、肥胖等慢性病的困擾,身體對于精細糧食的需求實在是極低。而且,白粥對于現代人來說,還有如下隱患:

1.營養素太過單一

現代人雖然食物資源豐富,但并不代表營養素攝入充足。選擇不同的食物,決定了人們攝入的營養素種類和數量也不同。對于食量普遍不算太大的現代人來說,自然應該優先選擇營養素含量高、種類多的食物。而白粥,則是典型“營養素種類單一”的食物。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白粥中最主要的營養素是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蛋白質、脂肪的含量,都相當低。可以說,除了充饑,并不能滿足身體生長發育、疾病恢復、提高免疫力等其他營養需求。

2.對血糖影響大

白粥富含碳水化合物,而且一般煮得較為軟爛,淀粉糊化程度很高,因此相當容易被消化吸收,而這種特質恰恰造成了對血糖的不利影響。白粥的血糖生成指數為 102 (粳米粥為 102 ,大米粥為 69 ),比葡萄糖的血糖生成指數還高,屬于典型的高升糖食物(血糖生成指數在 70 以上為高升糖食物),妥妥升糖小能手。因此,對于血糖水平高或已被確診為糖尿病的朋友來說,白粥實在算不上友好的食物。這類朋友若實在想喝白粥,也要注意不要熬煮時間太長,避免煮得太軟爛,以“清湯寡水、水米分離”的狀態為宜。

對于有超重、肥胖問題的朋友來說,常喝白粥也不可取。白粥升糖快,必然引起進食后胰島素分泌增加,從而增加了脂肪的囤積。而胰島素調節后,又會引起血糖的驟降,導致人體很快又有饑餓感,進入“吃飽——血糖快速升高——胰島素分泌增加——血糖驟降——吃東西——血糖升高”的惡性循環。

如果運動量不足,長期吃這類高升糖食物,必然會增加肥胖的幾率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3.并不養胃

所謂養胃,可不單單指“好消化”。胃作為人體一個重要的器官,它的正常功能需要鍛煉,也即按時按量規律進食。如果長期吃這種毫不費力就可以消化的食物,胃功能會用進廢退。

再加上,白粥營養單一,很少含有其他有利于保護和促進胃部功能的營養素。對于消化功能沒那么弱的正常人來說,經常喝白粥而不重視補充其他營養豐富的食物,不僅并不養胃,還有可能“傷胃”

如何煮一碗有誠意的優質粥

如果真的喜歡喝粥,可以試試下面的方法,既營養又美味。

1.煮粥原料要豐富

各類食物中營養素種類和含量都不同,選擇更豐富的食材來煮粥,往往能相互搭配、相得益彰。我國傳統的八寶粥就是此項典范。

八寶粥中不僅有各種雜糧雜豆,一些地區的雜糧粥還會加入胡蘿卜丁、豆腐丁、肉丁等,美味且營養全面。燕麥、小米、蕎麥、糙米、白扁豆、鷹嘴豆、紅豆、綠豆等都是煮雜糧粥的優質食材。

八寶粥。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除此之外,小時候奶奶常煮的雜菜粥,能很好地補充粥中的維生素、膳食纖維;肉糜粥則能同時提供碳水化合物和優質蛋白;比起豬牛羊肉肉糜粥,海鮮粥在補充優質蛋白的同時,還具有低脂肪的優點,同時還有其他粥品不可比擬的鮮味,促進食欲;不加糖的水果粥特別適合夏季,水果自帶的絲絲清甜,不僅讓人口水直流,而且水果中的糖分比白粥的糖分對血糖影響更小,更加健康。

2.配粥食物要選好

傳統中式早餐中的白粥配咸菜,的確不太健康。如果將咸菜換成新鮮大拌菜、時令水果,再搭配上白煮蛋/荷包蛋,或者煮熟/蒸熟的魚蝦肉,就能同時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很好地彌補白粥營養單一的缺陷。當然,如果您愿意將白粥換成雜糧粥,那更稱得上是一頓營養全面、滋味上佳的美食了。

3.煮粥方式要做對

如前所述,為了降低對血糖的影響,不宜將白粥煮的太軟爛,菜肉粥、水果粥同理。如果煮的是雜糧粥,為了讓口感不那么粗糙難以接受,可以對煮粥的雜糧提前用清水浸泡,令食材軟化易煮,但同樣不宜煮的太久而過于軟爛。

不建議大家在煮粥的時候加堿,這會破壞雜糧提供的B族維生素。煮粥時加糖也不是好選擇,不僅影響血糖,還容易養成嗜甜的口味習慣。如果實在迷戀甜味,完全可以用水果或有甜味的天然食材替代,比如雪梨、菠蘿、西瓜、紅薯、紫薯等。

紫薯粥。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4.喝粥時間要注意

國人習慣早餐喝粥,熱乎乎暖胃暖身。也有人喜歡晚上喝粥,覺得吃了一天油膩食物,喝點粥清淡舒服。事實上,這兩種觀點都不太全面。早上喝粥雖然暖胃,但一定要注意搭配一些優質蛋白類食物,如奶、肉、蛋、大豆等。這樣有利于維持較長時間的飽腹感,能滿足一上午工作學習的能量和營養需求。

同理,如果將粥品安排在午餐,也要注意補充其他能量和營養素豐富的食物。晚上喝粥雖然舒服,但時間別太晚,以免由于血糖波動過大而影響睡眠。總之,一碗粥的確可以傳遞關懷,但也要注意營養搭配

最后,很難不讓人感嘆一句,許沁啊,你要感動,好歹也等男主給你煮一碗更優質粥的時候,再感動吧……

網友曬出自己家的粥。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參考資料

[1]楊月欣.《中國食物成分表標準版》(第6版第一冊),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8年8月.

[2]范志紅.《詳解孕產婦飲食營養全書》,化學工業出社版,2017年4月.

作者丨王璐 中國注冊營養師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碩士

審核|阮光鋒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來源: 科普中國新媒體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