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避開漩渦噴泉,遠離廣告牌
暴雨天身處戶外時,要盡快停止戶外活動,及時回到安全的室內躲避。若在戶外行走,需注意以下事項:
可尋找穩固的高地,如地勢較高的廣場、堅固的多層高層公共建筑的2樓以上區域(高于水面)暫時避險。
避免在橋梁,尤其是河道上的橋梁上避險,因為河道形成洪澇可能會沖垮橋梁。在戶外積水中行走時,要注意觀察,警惕下水道、排污井等。若下水道井蓋打開,大量地表水會形成漩渦;若下水道水來不及排走,會在地表形成小噴泉。所以雨天出行要避開這些漩渦噴泉。
盡量避免進入危險區域,如河堤、建筑物的地下部分、地下涵洞、過街隧道、地下商街、老舊建筑物等。
不要在緊靠供電線路的樹木或者大型廣告牌下停留,不要靠近架空供電線路和變壓器。涉水途中如果感到腳下發麻,要立即止步后退。
不要站在下坡道上,以及汽車后面,水沖下來,連車帶水撞到,會很危險。
不要靠近建筑工地臨時圍墻及建在山坡上的圍墻。
不要穿拖鞋涼鞋,更不要光腳,涉水很容易受傷滑倒。
行進中要小心確認前方是平地,試探前行,如條件允許,可用木棍或者長柄雨傘等工具直立插入水中探路。盡量結伴而行,如果有兩人,可一人在前探路,另一人雙手抓緊前者褲腰部位,前腳虛、后腳實地跟著前進。
開車要減速慢行,被困盡快棄車逃生
>>出門前
出門前如果遇到暴雨,要先檢查發動機蓋和車門的封閉情況及雨刮器、制動器的狀況,發現故障及時排除。此外,雨天應保持較高的胎壓,有利于車輛在雨中平穩剎車。
>>行車期間
盡量選擇走排水能力較好的大路以及環線公路的主路。保證視野清晰,及時打開雨刷器,根據雨量大小調整雨刷速度,及時打開近光燈和防霧燈。雙手平衡握住方向盤,保持直線和低速行駛。過快的車速容易讓水吸進空氣濾清器,導致發動機進水熄火。若發現車輪打滑或下陷,不要猛踩油門,應在發動機不熄火的情況下,在他人協助下駛出水區。經過有大水漫溢的路面時,低速直行一氣通過,切不可中途停車換擋或急轉方向。前方有車輛時,跟車不要太近,保持車距,時刻監測前車狀況,避免緊急剎車,避免加速超車等。不在地勢低洼的地方停留,如果車輛不慎進水熄火,切勿再次啟動發動機,要果斷棄車轉移至安全地帶等待救援。
>>車輛被困
駕車被困水中切記一定不要被動等待救援。在水位還未完全漲上來時,第一時間打開車門逃生。當水位已漫及車窗但未高過車窗時,車門無法打開,可嘗試從天窗或搖下側窗玻璃逃生。
如果車門和車窗無法打開,可以使用安全錘等尖銳物品砸破側窗或者天窗逃生,著力點應最大限度地接近玻璃四角,成功幾率較高。若車上沒有尖銳物品,可以使用座椅頭枕,將頭枕鋼管插進側窗玻璃縫隙中,用巧勁撬動車窗玻璃。
如果砸不開,且水快淹沒頭頂,此時可以深吸一口氣,用力打開車門。車內灌滿水時,內外水壓基本一致,只要用力推,是可以打開車門的。不會游泳者要在砸開車窗后,盡量找一些漂浮物抱住,讓自己盡可能在砸開車窗后浮向水面。
被困地鐵要冷靜,根據水位積極自救
如遇地鐵被困,要保持冷靜,不要驚慌失措。地鐵空間密閉,緊張的情緒會使人心跳加快,耗氧量急劇上升,同時呼出大量二氧化碳,車廂內的空氣會更加稀薄。還要第一時間報警求救,說清自己被困的準確位置。情況緊急時,被困人員要積極有效地自救和互助。
>>低水位自救法
當水位處于一個比較低的狀態時,還沒有到過地板的情況,可以將地鐵緊急操控按鈕由復位扳到解除狀態,手動推開車門,沿隧道邊的檢修道逃生。這也是逃生的最佳時機。
>>中高水位自救法
當水位處于比較高的狀態時,比如已經漫過了膝蓋或者腹部的情況,這時千萬不可突然打開車門,否則會使外部洶涌的洪水快速涌入車廂內。此時可以利用地鐵安全錘打碎車廂玻璃進行逃生。
>>高水位自救法
當洪水非常迅猛,已經無法沿著隧道檢修道逃生時,可以利用地鐵車廂和隧道之間的間距,互相幫助將人頂上地鐵車頂。
暴雨天氣
出行注意安全
遇到緊急情況別慌張
這份避險自救指南
一定要記牢
來源: 科技日報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