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種致癌病毒會出現人傳人的情況,一定要引起重視。
1、EB病毒
鼻咽癌的發(fā)病跟多種因素有關,如飲食和所處環(huán)境,同時EB病毒細菌感染也是導致鼻咽癌的高危因素。
在鼻咽癌患者組織中能分泌出攜帶EB病毒的細胞,然而EB病毒可通過唾液方式傳播。為能防止EB病毒入侵,需及時接種EB疫苗,出門時戴上口罩,避免遭受飛沫傳播。
感染人群需做好隔離工作,打噴嚏或咳嗽時需用紙巾掩蓋口鼻,處理好口鼻分泌物,以免傳染給家人。
2、乙肝病毒
乙肝或丙肝病毒是引起肝癌的高危因素之一,活躍期的乙肝病毒有很強的傳染性。
**傳播途徑:**血液傳播、母嬰傳播、性傳播。
慢性乙肝患者一般都會感到疲倦乏力、食欲不振、惡心及肝區(qū)不適等臨床癥狀,同時伴有化驗指標異常。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市面上已有乙肝疫苗,只要及時接種乙肝疫苗,就能最大程度降低感染風險。若不幸已是乙肝或丙肝患者,還需積極配合醫(yī)生抗病毒治療,性愛時需戴上安全套。
另外不能和他人共用剃須刀或牙刷等,避免不必要的輸血、打針刺青以及穿耳洞,減少接觸易受到血液污染的器具。
3、幽門螺旋桿菌病毒
幽門螺旋桿菌病毒易導致消化性潰瘍和胃炎,若沒有得到有效治療可發(fā)展成胃癌。此類病毒有很強的傳染性,可通過手、不干凈的食物以及餐具,還有糞便傳播。
因此要注意飲食衛(wèi)生,避免吃不新鮮且半生不熟的食物,飯前仔細洗手。減少在外吃飯次數,兩個或兩個人以上共同進餐時需用公勺公筷,所用的餐具需定期消毒。
4、HPV病毒
持續(xù)性且高危型HPV病毒是引起宮頸癌的主要因素。
HPV病毒的傳播方式主要是通過性傳播,因此注意性生活和經期衛(wèi)生對預防宮頸癌也很重要。
如果出現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接觸性出血、白帶有血色或米湯樣或有腥臭味、下肢或私處長瘊子、腰痛且躺下后疼痛更明顯等癥狀時,要警惕宮頸癌。
女性進入18歲后就應該接種HPV疫苗,能最大程度降低感染風險。
來源: 中國抗癌協(xi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