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動畫電影《長安三萬里》火了,“頂流詩人”李白通過一部動畫電影穿越千年,引起人們熱議。

李白61年的人生中,無數次“仗劍遠游”,在大江南北留下足跡。他對江蘇頗為鐘情,多次來到南京、揚州、蘇州等江南名城,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載入文學史的詩篇,成為悠遠綿長的江蘇文脈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南京書寫浪漫愛情

開元十三年(725年),25歲的李白離開故鄉四川,“仗劍去國,辭親遠游”,開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遠游。他乘坐小船,沿著長江一路東行,先后到達江陵、江夏、洞庭湖、荊門、潯陽、廬山、天門山等地,《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等著名詩作寫于這次快樂的出游中。

秋天,李白抵達金陵,這是他人生第一次來到這座古都?!独畎啄曜V》載,李白這次來南京,本來是想結交一些達官顯宦,為自己尋求出仕報國之路,可惜未能如愿。李白轉而縱情山水,廣交好友,尋訪六朝故跡。到第二年春天離開金陵前往揚州時,李白在南京一連待了好幾個月,寫下了《長干行》《金陵酒肆留別》《登瓦官閣》《楊叛兒》等名作。

南京城南的長干里地處秦淮河邊,歷來是人煙稠密的商業繁華之地,通江達海,舟楫往來,居住著很多丈夫經商在外、獨守空閨的女子。李白同情這些女人,他借長干里一個商人妻子的口吻,寫下兩首《長干行》,表達出對丈夫的思念和對愛情的忠貞,凄切幽怨,纏綿感人?!版l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詩中名句催生了描寫愛情的經典成語--“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江蘇的城市中,南京(金陵)是李白最先到達的地方,也是他一生中留居時間最長的江蘇城市。唐天寶六載(747年)至唐天寶十四載(755年)年間,他幾乎每年都要來到南京,在這里拜訪故友,看望子侄,尋訪他向往的六朝時代的歷史遺跡,流連于這座江南名城的青山綠水之間。據統計,李白寫于南京的詩作就有七十多首,較為知名的有《登金陵鳳凰臺》《勞勞亭歌》《金陵城西樓月下吟》《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宿白鷺洲寄楊江寧》《新林浦阻風雪寄友人》《登梅崗望金陵贈族侄高座寺僧中孚》《三山望金陵寄殷淑》等。

《登金陵鳳凰臺》可能是李白留在南京最為膾炙人口的作品。鳳凰臺,位于南京城西南隅的花露崗,相傳南朝劉宋永嘉年間,有鳳凰翔集于此而得名。李白登臨鳳凰臺時,已經是天寶六載。47歲的詩人早沒有了20多年前初來南京時的豪情和壯志。他遠眺白鷺洲和三山,借景色傾吐胸臆,表達了對昏暗朝政的憂慮,抒發其政治抱負受挫的憤懣和感慨。

南京是李白的偶像、南朝詩人謝朓寫下佳作《入朝曲》《晚登三山還望京邑》的地方。在《金陵城西樓月下吟》中,李白將《晚登三山還望京邑》的名句化入詩中,“解道澄江靜如練,今人長憶謝玄暉”(謝朓字玄暉),送上對謝朓的崇敬與追慕。

也曾“煙花三月下揚州”

“煙花三月”是古城揚州最為著名的文化名片之一。千百年來,春暖花開的農歷三月,江南的人們總會想起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前往揚州去邂逅一個最美的春天。

唐開元十五年(727年),27歲的李白在湖北襄陽峴山結識了著名詩人孟浩然,兩人一見如故,結下深厚的友誼。次年三月,李白在江夏(今武漢市)游歷時,又遇到孟浩然。在得知好友即將前往揚州時,李白非常高興。根據《李白年譜》記載,李白在此前一年,已經踏足過美麗的揚州。他揮筆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贝嗽娭卦趯戨x別之情,友人掛帆遠行,詩人目送離去,東逝江水如李白的依依別情。但后人卻從中讀出了另外的信息:煙花三月的揚州城春暖花開,草長鶯飛,桃紅李白,是天下最美的所在。身在湖北的李白也心癢癢的,羨慕好友的“廣陵之游”。

揚州,地處運河與長江交匯之處,地理位置優越,商賈云集于此,唐代揚州的城市規模雖小于長安和洛陽,但其繁華富麗的景象是長安與洛陽都要望其項背的,因此有了“揚一益二”的說法。李白對揚州也不陌生。開元十四年(726年)的“煙花三月”,他離開金陵后,就趕往了揚州,途中寫有《夜下征虜亭》:“船下廣陵去,月明征虜亭。山花如繡頰,江火似流螢?!崩畎壮酥垴偼鶑V陵,兩岸的山花如同女子涂著胭脂的臉頰,江上漁火像點點的螢火蟲,充分展示了他旅途中的喜悅,和對早點到達名城揚州的向往。

到達揚州后,李白被這座城市遠勝于金陵的繁華景象迷住了。他好交朋友,揮金如土,不到一年的時間內,竟“散金三十余萬”,如此的豪爽,讓人想起他在《將進酒》中名句“千金散盡還復來”。他后來回憶:“曩昔東游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此則是白之輕財好施也?!保ā渡习仓菖衢L史書》)由富轉貧,李白在揚州竟一度生活潦倒,后來還生了病,幸賴朋友孟少府照料,才得以慢慢痊愈。這段時間,李白在揚州寫了一些思鄉之作。有學者認為,李白的代表作《靜夜思》就是創作于開元十四年九月十五日的揚州旅舍。當日,月明星稀,李白仰望皓月,思念遙遠的蜀中故鄉,希望早日回到親人的身邊。

李白一生前往揚州有七八次之多,留下的詩作包括《題瓜洲新河餞別族叔舍人貢》《留別廣陵諸公》《寄淮南友人》《廣陵贈別》《少年行》《秋日登揚州西靈塔》《秋夕旅懷》。他在《秋日登揚州西靈塔》中寫道:“寶塔凌蒼蒼,登攀覽四荒。頂高元氣合,標出海云長”,生動描繪了揚州西靈塔(棲靈塔)雄偉壯觀的景象。李白還曾去過揚州北邊的寶應縣,寫有《白田馬上聞鶯》,“白田”是寶應的舊稱,此詩生動勾勒出一幅初夏時節寶應的鄉間風情畫。

江蘇唯一的太白樓

如果在中國地圖上,將李白一生的行蹤繪制成圖,你會發現,他的“行動路線”密如蛛網,遍及了今天的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山東、河北、山西、陜西、甘肅、河南、北京等15個省市。

而在江蘇地圖上,李白的足印尤其密集。除了南京和揚州,他還到過蘇州、徐州、淮安、鎮江、邳州、溧陽、丹陽等地,在這些地方寫下了《烏棲曲》《蘇臺覽古》《淮陰書懷寄王宋城》《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等詩作?!芭f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边@是李白寫于蘇州姑蘇臺的《蘇臺覽古》,詠嘆了春秋時期吳越爭霸的史事。

如今,在山東濟寧、安徽歙縣、安徽馬鞍山、四川江油等地,都建有紀念李白的“太白樓”。江蘇唯一的“太白樓”,位于溧陽市高靜園內。李白一生三次來溧陽,寫有《戲贈鄭溧陽》《贈溧陽宋少府陟》《游溧陽北湖亭望瓦屋山懷古贈同旅》等詩作十余首。他還曾應邀為溧陽史貞女撰寫《溧陽瀨水貞義女碑銘》,歌頌這位先秦時期的奇女子救助伍子胥的義舉。

天寶十五年(756年),李白為躲避安祿山之亂,南下再次經過溧陽。他與常熟縣尉、有“草圣”之稱的書法家張旭歡聚于溧陽舊縣,寫下《猛虎行》一詩。清康熙八年(1669年),溧陽知縣徐一經在今溧城鎮上水關創建太白樓,刻置《猛虎行》詩碑于樓旁。此樓后倒廢,乾隆六年(1741年),溧陽知縣吳學濂捐出俸祿,再次修建。如今的太白樓是1986年重建的,以紀念李白與溧陽的深厚淵源。

唐天寶十四載(755年),安祿山起兵作亂,“安史之亂”爆發。永王李璘起兵,引兵東巡,沿江東下。李璘對當時身在廬山的李白頗為賞識,招他為幕僚。李白以為有了施展抱負的機會,在永王軍中乘興寫下了《永王東巡歌》十一首,其中第六首作于從南京前往鎮江的途中:“丹陽北固是吳關,畫出樓臺云水間。千巖峰火連滄海,兩岸旌旗繞碧山?!庇劳醮牶坪剖幨?,順江東下,經過丹陽郡和北固山一帶。李白豪情在胸,躊躇滿志,以為能夠借此建功立業??上Ш镁安婚L,至德二載(757年)二月,永王李璘兵敗身死,李白也因“附逆作亂罪”被捕,被判流放夜郎。這段長江江面上,留下了詩人永遠的遺憾與惆悵。

五年之后的唐寶應元年(762年),到安徽當涂投靠從叔李陽冰的李白病逝,葬于大青山下,其墓葬至今尚存,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來源: 江蘇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