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粉,晶瑩細膩,氣味芬芳,醇香清甜,在歷史上曾作“貢粉”進入皇室。更有清代錢塘詩人姚思勤作一詩《藕粉》:“誰碾玉玲瓏,繞磨滴芳液。擢泥本不染,漬粉詎太白。鋪奩暴秋陽,片片銀刀畫。一撮點湯調,犀匙溜滑澤。”
藕粉雖好,沖藕粉卻是一項技術活,相信很多人都有過沖泡失敗的經歷。為什么藕粉怎么難沖好,它究竟怎么制作的出來的呢?
藕粉是健康食品嗎?
說到藕粉,不得不先說制成它的原料蓮藕。蓮藕營養成分比較豐富,含有的維生素C含量達50-60mg/100g,可以與不少水果媲美。同時蓮藕含有鈣、鉀等礦物質。不僅如此,蓮藕的總膳食纖維幾乎可以達到30%,其中大部分是可溶性膳食纖維。可溶性膳食纖維吸水性強,可以增加飽腹感,同時促進腸道蠕動。
藕粉主要是從蓮藕中提取出的淀粉,營養價值相較于蓮藕肯定有部分損失。雖然主要成分是淀粉,但純藕粉屬于低GI食品,血糖指數并不高,糖尿病人可以少量食用。這是因為藕粉中含有一定比例的抗性淀粉,可以一定程度上穩定餐后血糖水平,同時對腸道健康有一定好處。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純藕粉味道比較淡,很多市售速溶藕粉中添加了不少糖分,因此在購買時需要注意查看配料表,避免糖分攝入過多。
藕粉的制作過程
藕粉是由蓮藕為原料制成的小吃。傳統的藕粉制法分為選藕、磨漿、洗漿、漂漿、瀝烤幾個步驟。
選藕
烈日炎炎,杭州西湖夏景美不勝收,正如詩中所繪:“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但此時的藕水分過多,整體生脆,并不是采藕的最佳時機。等到入秋,藕的淀粉積累增加,水分減少,變成“新鮮的老藕”后,就可以進行采摘了。
2.磨漿
在將藕洗凈,去掉藕節后削皮,而后要放入石臼或者磨缽中碾碎,再加適量清水與藕混合研磨成藕泥。
3.洗漿
將研磨好的藕泥放入干凈的布袋中,在下方放一個容器,用力擠壓布袋,后將清水倒入布袋中并不斷攪拌,直至濾出清水。
4.漂漿
將濾除的藕漿靜置1-2天,每天攪拌一次,分層后將漂浮在上方的碎藕渣濾出后將上方澄清液倒掉后,底部沉淀繼續加水稀釋后靜置,反復沉淀直至藕粉呈白色為止。
瀝烤
將靜置沉淀后的藕粉用布袋吊起瀝干水分后,平鋪在陽光下曬干,隨后用刀將粉團削成薄片后繼續晾干,藕粉的制作就大功告成了。
當然,我們現在喝到的大部分藕粉還是現代化機械生產的,整體標準化程度更高,質量也更為穩定,產量也更高。
藕粉是怎么變成一碗糊糊的
藕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而淀粉在一定含水量和一定溫度下加熱會發生淀粉糊化。淀粉糊化會經過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淀粉處在室溫條件下,即使浸泡在冷水中也不溶于水,但經過攪拌后會形成乳狀懸浮液,又稱為淀粉乳。若停止攪拌淀粉顆粒又會慢慢重新下沉。
第二階段:在第一階段淀粉乳的條件下,對淀粉進行加熱,淀粉會產生不可逆吸水現象,隨著淀粉化學鍵的斷裂,使得淀粉的吸水量迅速增加,淀粉顆粒的體積也由此急劇膨脹。
第三階段:隨著淀粉顆粒吸水膨脹,當其體積膨脹到一定限度后,顆粒內的淀粉分子會向外擴展,互相聯結纏繞,形成我們看到的糊狀體。
在了解了淀粉糊化的過程后,也就不難理解藕粉的沖泡方法了:先加入剛剛沒過藕粉的涼水(大概1-2勺)后攪拌均勻,隨后加入95℃以上的熱水,并快速攪拌,直至藕粉呈透明狀,一碗美味可口的藕粉就大功告成。
文章由科普中國-星空計劃(創作培育)出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作者:海德拉 科普創作者
審核:韓宏偉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 研究員
來源: 星空計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