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22日,由中國科協和教育部主辦,廣東省科協、廣東省教育廳承辦的2023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活動廣東營在廣州舉行。380名來自廣東、廣西和福建的優秀學子分赴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和廣東工業大學參加為期一周的分營活動,攜手走近科學大家,共享科學饕餮盛宴。
這是闊別三年以來青少年高校科學營首次回歸線下活動。在活動中,各高校為營員們準備了精彩紛呈的活動和課程,包括前沿科技專題講座,參觀國家重點實驗室、創新創業園區以及動手實踐課、機器人大賽體驗等。
除此以外,營團還組織了廣州科技文化考察活動,帶大家走進高新技術企業廣汽乘用車有限公司、益力多工廠,參觀辛亥革命紀念館、黃埔軍校舊址和省博物館。大家開闊視野,加深對祖國、社會的了解,傳承紅色基因,樹立遠大理想。
▲營員們現場參觀廣汽集團
名師講座·點撥未來暢想
各高校分營緊扣科學夢、青春夢、中國夢的主題,緊扣時代發展脈搏,圍繞營員們所關心的科技前沿開展一系列主題講座。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蘇薇薇教授作為首場講座的主講嘉賓,基于思想力、行動力、學習力“三力”,為營員們作題為“頂天立地,快樂創新”的專題講座。蘇薇薇教授用豐富的案例、數據、故事為營員詮釋思想創新的重要性,倡導學生們要對事物保持熱愛,樂于善于去發現新事物,并持之以恒。
▲蘇薇薇教授在做演講
在以《探秘深空:航天探索與宇宙科學》為題做主題報告中,中山大學朱炬波教授帶領學生進入深空探秘,講解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和應用;沈穎副教授作《智慧醫療:人工智能前沿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講座,介紹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應用;王夢媛副教授通過《生命的奧秘:生命進化史》主題講座,將學生們帶入人類的宏偉進化史歷程中;路遙教授作《未來生活:科技應用探索之AI+生命科學》,打開營員們AI應用的新暢想和新思考。
華南理工大學前沿軟物質學院黃明俊教授和自動化科學與工程學院鄧曉燕老師在夢想講壇上分別作《液晶:美麗的物態和多樣的功能》和《讓AI走進未來》主題講座,黃明俊教授基于液晶技術的原理、特點與應用,從實際生活出發,讓營員們直觀地感受到液晶技術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卓越貢獻。鄧曉燕老師列點辨析了“智與能”及“智能”的概念,并指出當今中國在人工智能行業的短板,拓寬了營員們的科研視角,激發了營員們對科學探索的濃厚興趣。
動手實驗·感受科學樂趣
廣東工業大學圍繞“力學魅力”結構設計帶領營員們開展力學架構模型理論教學及力學架構模型制作教學,教大家利用單薄的紙制作出“無堅不摧”的堅實結構。活動的最后,還組織營員對制作的模型進行加載比賽,驗證各自設計的結構質量。除了利用“紙”進行結構設計,營員們在“大云屋·眾創空間”團隊成員的帶領下,學習如何親手制作電子琴。
▲營員們在進行加載比賽
營員們在經歷從理論學習到應用實踐全過程后,深刻體會到學科知識與生產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廣工分營的郭同學表示,這次活動讓他明確了自己的目標,電子琴制作給他帶來了很大的成就感,結合自己的興趣,計算機、信息工程等專業會是他的目標。
華南理工大學是多年機器人大賽的冠軍得主。本次活動中,大學基于機器人設計與制作開發,安排營員們在前期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實物操作。在六足機器人和集成電路板制作環節,現場氣氛融洽熱烈,營員們紛紛躍躍欲試,迫不及待要將多日來學習的理論知識付諸實踐。
▲營員們在焊接電路板
除此之外,華南理工大學特設華南虎機器人隊交流賽,由華南理工大學戰隊對陣佛科院戰隊,激烈的場況和流暢的操作讓營員們激情澎湃。“這場比賽我兩年前就一直在關注了,今天能在現場看到就像追星成功了一樣!”來自廣東廣州的陳同學說。
▲華南虎機器人隊交流賽現場
交流學習·撥開眼前迷霧
工大創谷是廣東工業大學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在講解員的介紹下,營員們了解到廣工的教育理念、培育措施及育人成果,同時,在彼此交流中,大家還了解到相關專業的行業動態,就業前景等,對自身的學科學習、將來的高考選校有了更全面的認識,更清晰的目標。
“讀文科可以報國嗎?”“讀文科當然也可以報國!”“我喜歡藝術,但我希望讀理工科,會不會矛盾呢?”“怎么會呢?科技也需要藝術的點綴,有藝術點綴的科研更具有獨特的生命力!”在多天行程中,三所高校都安排了不少交流環節,跟優秀大學生代表交流、對話特色社團骨干等,讓營員得以更了解大學生活和專業發展相關情況。營員們也相當珍惜每個交流的機會,在休息時段,總能見到他們圍在專家教授、師兄師姐身邊追問心中疑惑。或長或短的解答,給他們帶來了多一份對夢想的篤定和向往。
文字 | 張文鑫 卓映紫
圖片 | 秦鑫 張文鑫 卓映紫
審核 | 劉肖勇
來源: 廣東科技報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