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視頻為第四屆“廣東十大科學傳播達人”決賽參賽作品。文字內容綜合自“科普中國”、澎湃新聞、人民資訊、壹基金等,圖片、視頻部分內容由AI軟件收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放暑假了,孩子們脫離了老師的管束,家長又大多忙于工作無暇顧及孩子,孩子們就像脫韁的野馬四處撒歡,迅速開始放縱自我,安全風險也隨之增高。

溺水、火災、觸電、墜落……各種暑期安全問題接踵而來,讓家長和老師時刻擔心。讓孩子度過一個安全的假期,是每一位父母和全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

(1)暑假期間天氣炎熱,是多種疾病的高發期,衛生安全不容忽視。日常生活中家長應向孩子傳達以下幾點衛生安全注意事項:注意飲食衛生,不吃未洗凈的食物,不吃三無、過期變質食品,不吃無證經營小商販售賣的食物,防止食物中毒。不飲用未經過濾或煮沸的生水,不飲用存放時間過久及過期水;生病期間要做好自我防范,避免感染或將疾病傳染給其他人;外出回家后、玩耍后、飯前應認真洗手;不暴飲暴食,尤其是運動后不要大量吃冷飲;夏季炎熱要注意做好個人清潔,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2)要在家長的監護下使用電器設備,不用濕手摸電源開關,電器用完后要拔掉插頭或關掉開關。不要私自亂動家里的煤氣灶、家用電器、接線板等用電用火設備。家中不要儲存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家長要告誡孩子不玩火,不玩火柴、打火機等,不可將火種隨意扔在廢紙簍內或可燃易燃雜物上。如若發現起火并不能撲滅立即疏散并撥打119。讓孩子牢記消防安全常識,對孩子進行家庭火災逃生教育。如果不慎被燒傷或燙傷,應記住“沖、脫、泡、蓋、送”的五字口訣:

(3)暑假正值汛期,要嚴禁小朋友擅自到溝、河、池塘等處玩耍游泳。嚴防發生溺水死亡等意外事故。家長帶孩子游泳玩水時,也一定要時刻留心泳池及周邊安全,不要讓孩子脫離視線,以防意外危險發生。堅持“六不六要”原則,可有效防止溺水事故的發生。

(4)家長應教育孩子遵守交通法規,并以身作則,過馬路走斑馬線、注意觀察車輛、紅綠燈,“一看、二慢、三通過”。過馬路時要先觀察、再通行,不要在馬路上打鬧。嚴禁在路上騎車追逐打鬧,不要讓未滿12周歲的孩子騎自行車,不要讓未滿16周歲的孩子騎電動車。騎車時不逆行,逆行過馬路時應走斑馬線,并下車推行。家長開車帶孩子外出,切記不要將孩子獨自留在封閉的車內,避免造成生命危險。

(5)假期中兒童容易養成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長時間觀看電視節目、沉迷網絡游戲,導致用眼過度,對視力造成損傷。警惕網絡沉迷,控制手機、電腦、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和次數,不接聽陌生電話、不點擊不明鏈接,防范網絡詐騙;如果遭遇電信詐騙,要第一時間撥打96110。

(6) 兒童單獨在家勿隨意開門給外人,接收快遞外賣前也應該和家人核對確認信息。不吃陌生人給的食物,不接受陌生人的禮物,不告訴陌生人個人和家庭信息;

(7)暑期很多家長需要上班而無法看護孩子,是導致兒童“高墜”頻發的原因。運動要做好防護,注意風險隱患,預防高處跌落、摔傷等。

(8)兒童誤吞、誤食85%以上都在家中發生,并且以4歲以下的孩子居多。防止兒童誤吞、誤食需要注意家中藥品和化學品應分類存放,且放到孩子夠不到的地方。告訴孩子藥品和化學品的危險性,培養孩子對它們的正確認識。

歡樂假期的同時,安全健康不放假,時刻提醒家長孩子們安全與健康的重要性;盡量做到安全出行、健康作息、飲食、遠離安全健康危害場所和物品,讓家長陪同孩子們度過安全、健康、歡樂的暑假!

來源: 粵桂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