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再生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醫美界新刮起一陣外泌體風潮,作為再生醫學的后起之秀,外泌體不僅在重大疾病如惡性腫瘤的功能研究及診療應用中發揮作用,在醫療美容應用領域也備受關注。
在醫療領域用處頗為廣泛的外泌體進入醫美界后,立刻吸引了眾多眼球。外泌體不僅在功能性護膚和抗衰、再生修復等輕醫美項目中較為火熱,在減小肌齡、改善膚質和改變膚色等方面均有應用,還可以幫助改善脫發問題。
據Roots Analysis發布的《2022-2040年外泌體療法市場報告》稱,在新型平臺和先進技術發展的推動下,以及利益相關者在外泌體療法研發方面的不懈努力,外泌體治療市場預計將維持41%的年增長率。
01
初識外泌體療法
**外泌體(Exosome,EXO)**是細胞分泌的一種細胞外囊泡,是一類直徑為40-100nm的微小囊泡,可以將脂類、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信使RNA(mRNA)、微小RNA(miRNA)和DNA等生物分子從一個細胞傳遞到另一個細胞,從而交換遺傳信息、重編程宿主細胞,進行細胞間通訊等,簡言之,外泌體可以將其所攜帶的內容物等傳遞給受體細胞,影響細胞的微環境并調節相關蛋白的表達。其主要成分是磷脂雙分子層和攜帶相關內容,因此并非所有細胞分泌的囊泡都可稱為外泌體。
外泌體被包裹在堅硬的雙層膜中,雙層膜保護外泌體的內容物,使外泌體能夠在組織中長距離移動。而干細胞外泌體因在上皮組織的增殖、遷移、再生、炎癥和瘢痕控制等方面發揮作用,有望成為“無細胞的細胞治療”工具。
外泌體可以從多種體液中提取,包括血液、尿液、乳汁、羊水、滑膜液、胸腔液、腹水、精液、唾液。此外,外泌體也可以從多種細胞培養上清液中提取。已有的相關報道多集中于干細胞、腫瘤細胞以及免疫細胞。目前最常用的外泌體提取方法是超速離心法。為了提高提取外泌體的效率及純度,越來越多的商品化的提取試劑盒也已經開始大量應用。
外泌體美容療法指的是:采用含有豐富核糖核酸、膜蛋白的外泌體為治療藥物,涂抹或導入皮膚的療法。通過外泌體信號傳遞+數百種營養物質的作用,DNA片段、核糖核酸等能夠調控細胞,傳遞信號,不斷新生細胞,迭代老化受損細胞,調控肌膚生態環境,達到改善皮膚美容問題的效果。目前主流的外泌體美容應用方向為:抗衰、美白、敏感修復、炎癥修復、疤痕修復等。
目前已知外泌體有抗衰與修復功效的核心因子具有上百種,如:細胞因子FGF、EGF等,細胞信號蛋白Wnt4、Wnt11等,抗衰老MicroRNA:miRNA-124a、miRNA125b、miRNA21、miRNA-146a、miRNA-181c、miRNA-let-7b等。
大量的臨床試驗證明:使用一些溫和的導入方法,如微針、滾針、電光以及CO2介導法在肌膚上產生微小傷口,當干細胞外泌體直接涂抹在肌膚表面時,大多數外泌體由于表面肌膚的角質層阻隔作用而無法進入肌膚內層的目標細胞,即表皮層的肌底細胞,一旦用介導方法破皮之后,外泌體可以直接到達肌底細胞,發揮護膚養膚的作用。
與玻尿酸相比,外泌體在抗衰領域對細胞刺激和再生的效果更好,且對皮膚的損傷程度小、過程中的疼痛程度更低。相比少女針、童顏針等,外泌體似乎更親和、更安全。
02
外泌體在醫美中的應用
外泌體在功能性護膚和抗衰、再生修復等輕醫美項目中較為火熱,比如在減小肌齡、改善膚質和改變膚色三大方面均有亮眼表現,應用項目頗為廣泛,主要得益于外泌體中富含 300 多種肌膚營養成分:
1. 改善敏感肌膚(KGF+FGF+VEGF 增加真皮層厚度,修復脆弱肌膚)
2. 消除痘痘、紅血絲(EGF+KGF+VEGF 修復痘痘,消除紅血絲)
3. 修復疤痕、痘?。≒DGF+FGF+FN+EGF促進愈合,祛除痘印)
4. 淡化色斑、色素(HGF+EGF 淡化色斑、色素,使皮膚細胞年輕化)
5. 增加皮膚彈性(DGF增加皮膚彈性,減少皺紋 )
6. 修復受損肌膚(PDGF+TNF 促進傷口愈合,修復抗炎)
研究表面,外泌體可作用于傷口皮膚,有效促進成纖維細胞的增殖和遷移,促進膠原再生,進而促進皮膚傷口愈合,還可以激活內皮細胞中多種信號通路,誘導血管新生。
而MSC(Mesenchymal Stem Cells,間充質干細胞)來源的外泌體可以激活損傷部位的細胞修復、募集內源性干細胞產生保護或再生機制,改善局部缺氧微環境,還可以通過增加膠原沉積、促進血管生成、減少纖維化和抑制炎癥反應等,對組織進行修復。值得一提的是,外泌體還開始逐漸應用于毛發管理領域,幫助改善脫發問題……
03
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外泌體一般為三種形式
1. 冷凍外泌體:多用于實驗室研究,其保存方法和應用參考了細胞的冷凍保存方法,對科研人員的操作手法和相應的設備要求較高,并不適合大規模生產;
2. 凍干粉外泌體:需要冷凍后抽真空,這樣會造成外泌體膜內外壓力急劇變化,使外泌體雙分子膜結構破壞,喪失活性;
3. 活體化的外泌體:是把外泌體懸浮在液體基質中,避免儲存、運輸、使用過程中出現反復冷凍復融造成活性喪失,最佳溫度37℃,且能維持結構完整和保持活性。
來源: 文章整合思宇MedTech、家庭醫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