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界衛生組織官網14日消息,國際癌癥研究機構、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和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下稱聯合專家委員會)14日發布了無糖甜味劑阿斯巴甜對健康影響的評估報告。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援引對人類致癌性的“有限證據”,將阿斯巴甜歸為可能對人類致癌之列(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第2B組),聯合專家委員會重申其每日允許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40毫克。
現有證據存在局限性“癌癥是全球主要死因之一。每年,每6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癥。正在不斷擴大科學探索,評估癌癥的可能誘發或促進因素,以期減少患病數和人類死亡,”世衛組織營養和食品安全司司長Francesco Branca博士說。“對阿斯巴甜的評估表明,雖然在常用量方面安全性不是主要問題,但已對潛在影響作了描述,需要通過更多更好的研究來進行調查。”
兩個機構的審查既獨立又相互補充,目的是評估與食用阿斯巴甜相關的潛在致癌危害和其他健康風險。這是國際癌癥研究機構首次對阿斯巴甜進行評估,也是聯合專家委員會對其開展的第三次評估。經過審查現有的科學文獻,兩方面的評估都指出癌癥(和其他健康影響)方面的現有證據存在局限性。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根據人類癌癥(特別是肝細胞癌這種肝癌)方面的有限證據,將阿斯巴甜歸類為可能對人類致癌(第2B組)。在實驗動物中發現的致癌證據也有限,與導致癌癥的可能機理有關的證據同樣有限。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的危害確認工作,是通過確認一種物質的具體特性及其造成危害(即癌癥)的可能性來了解其致癌性的首個基本步驟。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分類反映了某種物質是否會引起人類癌癥的科學證據的強度,但它們并不反映在特定暴露水平下發生癌癥的風險。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危害評估考慮了所有類型的暴露情況(如飲食暴露、職業暴露)。證據強度分類第2B組是最高4個級別中的第三級,并且通常用于存在有限但不令人信服的人類癌癥證據情況或具有令人信服的實驗動物癌癥證據情況,但不能同時用于兩種情況。
**2B類可能致癌物到底意味著什么?**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是世界衛生組織的專門癌癥研究機構,具有獨特的雙重身份,既是獨立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又是世界衛生組織的專門癌癥研究機構。致癌物質是一類能夠導致癌癥的化學物質或物理因素,根據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的分類,致癌物質大致分為以下4類:第1類: 該制劑對人類具有致癌性。當有充分證據表明該物質對人類具有致癌性時,可使用該類別。第2類: 該類包括在人類和實驗動物中具有一系列致癌證據的制劑。在該范圍的一個極端是在人類中具有積極但不確定證據的制劑。另一個極端是沒有人體證據但有足夠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的制劑。有以下兩個子類別,表示不同程度的證據:2A類:該物質可能對人類具有致癌性。當有有限的證據表明該物質對人類具有致癌性,但有足夠的證據表明該物質對實驗動物具有致癌性,或有強有力的機理證據表明該物質具有人類致癌物的主要特征時,可使用該類別。2B類:該制劑可能對人類致癌。這一類物質通常是對人類致癌性的證據有限;實驗動物致癌的充分證據;強有力的機理證據,表明該制劑具有人類致癌物的關鍵特征。這一類就是阿斯巴甜所屬的類別。第3類:該制劑對人類的致癌性無法分類。當人類致癌性證據不足,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有限(或不足),以及機理證據不充分時,最常使用該類別。上述分類可以簡單理解為:1類和2A類致癌物(要盡量避免接觸),2B類致癌物(無須過度緊張,只有大量接觸和長時間接觸可能會增加致癌風險),3類致癌物(一般不用擔心)。在上述分類中,有很多我們日常見到的物品。比如煙草、酒精、黃曲霉素、咸魚、幽門螺桿菌(感染)、馬兜鈴酸、檳榔等明確為1類致癌物。日常飲食用的紅肉(如豬牛羊肉)以及熬夜被劃為了2A類致癌物。與阿斯巴甜同樣歸為2B類的致癌物還包括腌制蔬菜、蘆薈提取物、蕨類植物、瀝青、汽油等。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根據人類癌癥(特別是肝細胞癌這種肝癌)方面的有限證據,將阿斯巴甜歸類為可能對人類致癌(第2B組)。世衛組織對此解釋稱,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的危害確認工作,是通過確認一種物質的具體特性及其造成危害(即癌癥)的可能性來了解其致癌性的首個基本步驟。該分類反映了某種物質是否會引起人類癌癥的科學證據的強度,但它們并不反映在特定暴露水平下發生癌癥的風險。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危害評估考慮了所有類型的暴露情況(如飲食暴露、職業暴露)。阿斯巴甜限量內不比蘆薈危害大針對世界衛生組織(簡稱“世衛組織”)和糧食及農業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簡稱“聯合專家委員會”)公布評估報告將阿斯巴甜歸類為2B類“可能致癌物”,并重申每日允許攝入量依然是為40毫克/公斤體重。國際飲料協會對此發文稱,這是人類每天可以安全攝入的阿斯巴甜含量,并不比蘆薈和其他數百種物質的危害大,意味著目前含阿斯巴甜的食品和飲料是安全的。
聯合專家委員會得出結論,所評估的數據表明沒有充分理由改變以往確定的阿斯巴甜每公斤體重0-40毫克這一每日允許攝入量。因此,委員會重申,人們可在這個每日限量內放心食用。例如,假設沒有其他方面的食物攝入,一罐含有200或300毫克阿斯巴甜的減肥軟飲料,一位體重70公斤的成人每天要飲用9-14罐以上才會超過每日允許攝入量。
食品安全專家云無心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關于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和規范,全世界最權威的機構是世界衛生組織和糧食及農業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目前該機構發布阿斯巴甜每日可接受攝入量為40毫克/公斤體重的結論是權威可靠的。云無心認為,這次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最后發布的結論表達是弱化的,這次不只是發布結論,還重申了阿斯巴甜每日可接受攝入量為40毫克/公斤體重,不是常規操作。“因為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的評估并不基于劑量和風險大小的關系。它之前所有的分類都是基于證據有多確鑿,這次的感覺就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對于阿斯巴甜的使用量,云無心稱,國內食品添加劑相關標準中的參考使用限量首先是參考世界衛生組織和糧食及農業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的權威結論,并且在這一基礎之上,經過國家評估中心大量專家及研究員長時間實驗、計算、評估得出的結論,只要食品生產廠家嚴格按照食品添加劑的相關國家標準使用,安全性是沒有什么問題的。(內容來源:中新網、新京報)
來源: 北京科技報社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