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關注猴痘病例為何突然增多,而且越來越擔心猴痘對自身的影響甚至感到焦慮,那咱們先對比一下目前國內猴痘發病情況,以及了解一下目前已知的非性接觸傳播情況。
【全球猴痘統計】
下圖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數據制作的猴痘發病地圖,從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7月5日,全球已經有112個國家/地區累計報告88122例猴痘病例。
圖源:cdc.gov
在112個國家/地區中,105個國家/地區報告了猴痘病例,總計86398人,也就是說目前全球大部分猴痘確診病例都來自于既往未出現過猴痘的國家/地區。
不過,猴痘確診人數僅占人口的約占全球總人口的0.01‰。
【全球猴痘發病率排行】
既然說了“突然增多”,那么多不多就算一下中國在全球有猴痘病例的發病率排名。
剛才提到,全球已經有112個國家和地區發現了猴痘確診病例,根據聯合國發布的人口數(下圖)據進行推算,在112個國家和地區里的情況如下:
圖源:un.org
發病率前5名國家/地區(發病率/10萬):安道爾(6.72)、秘魯(5.02)、哥倫比亞(3.52)、圣馬丁島(3.43)、巴拿馬(2.79)
發病數前5名國家/地區(確診病例數):美國(30555)、巴西(10950)、西班牙(7559)、法國(4146)、哥倫比亞(4090)
死亡數前5名國家/地區(死亡病例數):美國(43)、墨西哥(29)、秘魯(20)、巴西(16)、尼日利亞(9)
而中國大陸地區的累積發病率排名第112位(0.0001/10萬);即便按最新數據的10例也僅有不到0.0002/10萬,排名比現在靠前1名為第112名,僅超過印度尼西亞;目前大陸地區無死亡病例。
當然,如果算上香港特區、澳門特區(無病例)、臺灣省的數據,那么我國排名則從最后1名提升至第101名,累積發病率為0.0028/10萬。
【發病人群特點】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在2023年6月24日發布報告(下圖)中提到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包括以下信息:
圖源:who.int
● 截至2023年6月19日,已有數據中,確診和疑似病例的96.2%(76324/79334)為男性;
● 在有年齡數據的病例中,年齡在0-17歲的患者占1.4%(1106/81778),其中325例(0.4%)年齡在0-4歲;
● 在有性別資料的病例中,84.1%(26004/30917)自我認定為男同性戀,雙性戀和其他男男性接觸者;
● 自猴痘暴發以來報告的所有傳播方式中,在所有報告的傳播模式中,性行為期間的皮膚和粘膜接觸是最多的,占82.0%(16459/20067);
● 在有信息的情況下,報告最多的暴露環境是有性接觸的聚會,占比為66.3%(3997/6027);
● 90.0%的病例報告了皮疹,其次是發熱(55.2%)和全身皮疹(53.9%)或生殖器皮疹(47.6%)。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數據確實提到了非性傳播途徑,但因為并未涉及具體信息,因此無法推斷是否為密接人員。
此前已發布的信息(論文,以2021年后為主)中提到過的非性接觸感染病例情況比較多,比如會與患者一同生活甚至同床睡覺、處于有猴痘病例的醫療環境、有病例的學校或幼兒園、使用被猴痘病毒污染的紋身器械傳播(下圖),但都可以說是密切接觸或者出現黏膜破損的環境下。
圖源:nejm.org
當然,也有一個雙性戀病例自稱3個月內無性生活,只是通過參加大型且擁擠的社交活動被感染的(但患者自述直腸疼痛);還有一個病例推測是用了被污染的面巾或亞麻制品所致(因為從開始就在臉上出現明顯病變)。
值得注意的是,一項關于醫務人員的調查情況:在81名與猴痘患者接觸的醫護人員中,57 名(70%)參與了調查,40 名(70%)有≥1 次無保護暴露(無口罩等),但最終沒有人報告與猴痘疾病相符的體征或癥狀。
【小結】
猴痘在人和人之間的傳播主要是由于通過接觸猴痘患者的皮膚或黏膜損傷處、口腔分泌物、呼吸道飛沫、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如床上用品)等,也可能通過性接觸。此外,也存在母嬰傳播和院內傳播的可能性。
但之前也反復提到,最主要傳播風險仍來自于密切接觸傳播,但從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來說,想要得猴痘仍然需要和患者“足夠密切”(比如同床共枕、深入交流、醫學環境等)接觸才行——當然,我個人覺得在超一線城市的地鐵高峰時段,或許可以認為是一種可能密接的環境,但國內外都沒發現這種情況會提高感染風險。
因此,在最新的《猴痘公眾防護指南(2023)》中,對于普通人防控的建議簡單來說就三點:避免接觸,接觸后洗手,及時就診。并沒有提到任何額外的防護或管理措施,這也是基于病毒特性和傳播能力而得出的結果。
至于因為少數病例臉上可能留疤就擔心“毀容”什么的,還不如擔心一下每年僅呼吸道相關疾病就導致9萬超額死亡的流感,這都比猴痘可厲害多了,而且每年都有疫苗也沒見多少人每年都打。
要知道,但對于普通人而言,適當的衛生防護是為了讓普通人過上普通人的生活,而不是讓普通人處于災難環境的生活狀態。
愿天下無疫
=丸=
免責聲明:本文為個人興趣創作,僅為讓更多普通人對疫苗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內容觀點不代表任何組織、單位、機構,未接受任何形式贊助,所有配圖均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果內容有誤,大家多做自我批評(不是)。
來源: 鹵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