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艮(Dugong)是一種海洋哺乳動物,在世界一些地方也被人們親切的稱為海牛(盡管有名為“海?!钡牧硗庖粋€物種)。顧名思義,它們像牛一樣以草為食,只不過吃的是海草!但與牛不同的是,儒艮在全球范圍內面臨滅絕的威脅。這主要是由于棲息地的退化和喪失,以及人類活動(如捕魚、挖砂、水產養殖等)的破環、還有被為保護游泳者而設置的鯊魚網造成的碎片所纏繞導致溺斃。海草草甸被工業發展所侵占,如遭到天然氣開采的威脅,以及被農業和其他陸地環境退化的徑流所破壞。
圖源:Wikipedia
2022年12月更新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顯示:不可持續的人類活動正威脅包括儒艮的生存。東非和新喀里多尼亞的儒艮種群已分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成為極度瀕危物種和瀕危物種;該物種在全球范圍內仍處于弱勢地位。現在,東非的成熟個體不到250只,新喀里多尼亞的成熟個體不到900只。主要威脅是東非的副漁獲物和新喀里多尼亞的偷獵,以及兩地的船只傷害。在東非,石油和天然氣勘探和生產、底拖網捕撈、化學污染和未經授權的沿海開發正在破壞和摧毀儒艮賴以生存的海草。新喀里多尼亞的海草退化和損失是由農業徑流、鎳礦開采和沿海開發造成的污染以及船錨造成的破壞造成的。氣候變化的影響在儒艮的廣泛范圍內構成了威脅。
筆者注意到最新的研究顯示了一些新的進展和動態,其中就包括來自澳大利亞的最新進展。
為保護儒艮,幾千年來,澳大利亞的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的島民一直在可持續地管理澳大利亞的沿海水域。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sation(CSIRO))的科學家正在與原住民和島民這些傳統所有者合作,以保護儒艮種群。傳統的生態知識考慮了社區實踐對環境的影響,以避免生態系統內的生物種群受到不利的影響。西澳大利亞海洋科學研究所(Western Australian Marine Science Institution,,簡稱WAMSI)一直在收集西澳大利亞州北部金伯利海岸儒艮的數據,將傳統知識和科學知識結合起來,以更有效地保護儒艮。
圖源:Digital Technologies Hub
CSIRO與WAMSI合作,與四個金伯利原住民組織建立了一個航測調查方法的課程。來自四個不同地區的護林員團的代表與來自CSIRO的研究人員、金伯利的培訓人員和兩位專家顧問一起學習監測儒艮的最佳實踐調查技術。護林員們通過理論和實踐學習了如何進行空中調查,每個參與者都乘坐Gippsland G8 Airvan(一種航空飛機),練習從空中調查儒艮,了解它們的分布的位置和棲息地。"我們需要更多地了解儒艮生活、飲食和棲息地,以便我們能夠更好地照顧它們,這不僅有助于保持他們的健康,還能促進我們的海水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首席護林員介紹說。
WAMSI還收集了與海草覓食地和對分布和豐度的季節性影響有關的信息與數據,使用衛星跟蹤和聲學標簽技術對海洋國家計劃和土著保護區的儒艮的運動軌跡進行重點研究。這些新信息和數據都將被用來研究如何在未來最好地監測和保護儒艮。
參考文獻:
1.https://wamsi.org.au/project/dugong/
2.https://www.dugongconservation.org/
3.https://wamsi.org.au/news/wamsi-csiro-partner-with-kimberley-aboriginal-groups-to-manage-dugong/
4.周晉峰接受紅星新聞采訪:“美人魚”儒艮在中國已介于"功能性滅絕"和“野外滅絕”之間
5.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8356872/
6.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不可持續的人類活動正威脅包括儒艮、鮑魚和珊瑚在內的海洋物種的生存,http://www.cbcgdf.org/NewsShow/4854/21847.html
編譯:仇依茹
審核:Linda
編輯:Tommy
來源: 中國綠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