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這里是科普中國。今天,咱們來聊一聊關于“熬夜”的話題。我估摸著咱們應該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熬夜的經歷,看個球賽啦,或者臨時加個班、趕個作業,這都是常事兒。但“熬夜”真的就那么不好嗎?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其實咱們說的“熬夜”,是一個相對概念。主要是因為咱們需要適應社會,不得不按照社會上已經約定俗成的時間起床工作。如果咱們晚上睡得晚,早上還必須按規定的時間起床,這就壓縮了睡眠時間,作息改變了,身體自然也會受到傷害。
換句話說吧,如果能自由支配時間,就算每天凌晨兩點睡,早上十點才起,并且能長期保持的話,其實熬夜也沒什么問題。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說到這,你可能會有疑問:既然熬夜沒問題,那為什么有時候睡得晚了,感覺第二天怎么都緩不過來,昏昏沉沉的。
這里其實混淆了兩個概念:一個是“熬夜”,還有一個是“不規律作息”。我們的身體是有一個生物鐘的,幾點睡覺幾點起床能保持最佳的精神狀態也是因人而異,如果一個人養成了一種作息規律,但因為各種原因這個規律被改變了,身體就會不舒服,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生物鐘被打亂了。
這也是為什么老有人說“早睡早起身體好”的原因,咱們畢竟還是需要有一些社交活動,有時候還必須得遵循大多數人的作息規律。要是跟好朋友出去逛個街,約個會,或者去銀行辦個事兒什么的,總不能要求他們晚上十一點還在老地方等你是吧。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所以,如果你要是能做到“晚睡晚起,但天天睡到自然醒。”那對身體也不會有什么影響。但要是做不到這一點,那咱們盡量還是早睡早起,保持飽滿的精神狀態。好了,今天咱們就說到這,咱們下期再見。
審核:董霄松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呼吸睡眠醫學科 副主任
來源: 科普中國新媒體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