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英文名:Bat,拉丁學名:Chiroptera spp.),是哺乳綱翼手目動物的統稱,是唯一能飛行的哺乳動物。它的飛行能力,再加上利用聲波定位系統(回聲定位)在夜間導航的能力,使蝙蝠成為一個高度多樣化和種群數量眾多的物種。
目前已發現的蝙蝠種類多達一千多種,《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收錄的蝙蝠相關條目有1332種。
圖源: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蝙蝠屬于遷徙物種,部分物種被列入聯合國《保護野生動物遷徙物種公約》附錄I和附錄II。
其中,犬吻蝠科(Molossidae)的墨西哥游離尾蝠(Tadarida brasiliensis)被列入附錄I。
圖源: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被列入附錄II的物種有:
狐蝠科(Pteropodidae)
黃毛果蝠(Eidolon helvum)非洲種群
菊頭蝠科(Rhinolophidea)
菊頭蝠科歐洲種群
犬吻蝠科(Molossidae)
馬達加斯加游離尾蝠(Otomops madagascariensis)
大耳游離尾蝠(Otomops martiensseni)非洲種群
東亞游離尾蝠(Tadarida insignis)
拉圖許犬吻蝠(Tadarida latouchei)
寬耳犬吻蝠(Tadarida teniotis)
蝙蝠科(Vespertilionidae)
蝙蝠科歐洲種群
南部紅蝙蝠(Lasiurus blossevillii)
東部紅蝙蝠(Lasiurus borealis)
灰紅蝠(Lasiurus cinereus)
埃加蓬毛蝠(Lasiurus ega)
達加斯加長翼蝠(Miniopterus majori)
納塔爾長翼蝠(Miniopterus natalensis)非洲種群
普通長翼蝠(Miniopterus schreibersii)非洲與歐洲種群
圖源:《保護野生動物遷徙物種公約》附錄
【注:本文是#蝙蝠保護行動網絡#(BCAN-014)案例。“蝙蝠保護行動網絡”(Bat Conservation Action Network,簡稱BCAN)是由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鄰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組在2023年6月20日發起的一個物種保護倡議,旨在促進生物多樣性主流化,提升媒體與公眾對蝙蝠的保護和意識,服務黨和國家科學決策,推動建立我國蝙蝠保護國家物種行動計劃。】編譯:芊佳
審核:綠茵
編輯:Tommy
來源: 中國綠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