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22日為世界地球日(Earth Day),該節日的設立旨在呼吁民眾重視世界環境保護問題,并通過提高民眾的環境意識,動員更多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來,共同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今年世界地球日主題為“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為宣傳普及地球物理科學知識,使公眾深入了解地球科學,世界地球日期間,中國地球物理學會聯合中國自然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知識就是力量》雜志和騰訊新聞等舉辦世界地球日系列科普活動。
**近百年來地球生態環境的變遷--人類文明進程中面臨的挑戰科普報告直播。**4月22日,中國地球物理學會邀請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楊志根研究員開展科普報告直播。報告回顧了地球近百年來溫室氣體的排放及其引發的全球增溫、平均海平面上升、冰川冰蓋的加速消融等,以及由此引起的全球海洋生態的嚴重破壞、氣候難民的增加;報告指出人類的地球村只有一個,移民外星球只是人類的美好夢想,精準做好地球上的每一項工作、節能減排、低碳生活、保護地球生態,才是全人類的當務之急。共有1560人通過中科小達人直播平臺觀看了這場科普報告。
**探訪海洋“藏寶閣”科普直播特別節目。**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聯合山東教育電視臺、青島海洋科普聯盟、中國地球物理學會、青島市地質學會共同推出世界地球日科普直播特別節目:探訪海洋“藏寶閣”——大洋鉆探巖心庫。近十萬人次通過山東教育電視臺、青島海洋科普聯盟直播平臺、以及觀海網、大眾網、青島藍睛等平臺觀看。
本次直播活動邀請了6位青年科技人員為大家介紹了大洋鉆探歷程、我國參與大洋鉆探的成果,國際上的大洋鉆探船及大洋鉆探巖心庫等情況。通過本次科普直播節目,引導觀眾學習地球科學知識,了解海洋地質工作,感受海洋“藏寶閣”的獨特魅力,向以青少年為主體的社會公眾普及海洋地學知識,傳播海洋文化,宣傳了我國海洋地質科技創新成果。
**騰訊新聞科學對話直播。**4月22日,騰訊新聞科學對話中國地球物理學會陳會忠研究員、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自然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地質災害調查監測中心主任童立強、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戰略規劃室主任包書景,共同探討人類應該如何面對不斷疊加的自然災害。直播活動參與受眾總計20.7萬人次。
**公園公眾科普活動。**4月22日上午,中國地球物理學會聯合中國自然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中國地質學會等單位,在北京市紫竹院公園開展公眾科普活動。通過現場發放彩頁、展板展示和現場講解等方式,與公眾互動,旨在提高公眾節能減排和保護地球生態意識,普及地球物理和遙感地質等地學科普知識。
來源: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