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天下歸心,情感無敵。一部三國史,就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情緒大PK……

從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稱帝建立魏國,至司馬懿之孫司馬炎廢魏建晉,后終于在280年滅掉吳國,至此,歷史上那段轟轟烈烈、群雄并起的三國時代,在歷時60年后迎來了三國歸晉。個中悲喜,讓后人嗟嘆不已。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三國的興衰更迭,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兩個人:一個是光彩照人、戰無不勝的智慧之神諸葛亮;而另一個,則是行為猥瑣、極善偽裝的司馬懿。

歷史總是和人開著無奈的玩笑。諸葛亮和司馬懿的歷史大對決,最后竟然是諸葛亮敗了……

有一個細節,注定了諸葛亮是一定會敗給司馬懿的。鞠躬盡瘁、堅韌不拔的諸葛亮,為匡扶漢室六出祁山,最后卻遇到了堅守不戰的“縮頭烏龜”司馬懿,“拳拳打在棉花上”。曾經成功地氣死周瑜、罵死王朗和曹真的情商高手諸葛亮,在屢次派人在陣前叫罵均不奏效的情況下,最后讓人給司馬懿送去一套艷麗的女裝,譏諷他怯懦如女人,不是大丈夫。而司馬懿呢?竟然把收到的女裝穿在身上,然后高調地到兩軍陣前“走兩步”……

呵呵,這倒真應驗了那句話:人不要臉,天下無敵,我是流氓我怕誰?

諸葛亮勝,勝在情緒;敗,也敗在情緒——這個毫無底線和廉恥感的司馬懿,竟讓諸葛亮很難找到其情緒的突破口。“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的一代名相,就這樣“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好在歷史從來不是只以成敗論英雄。千百年來,人們發自心底地喜愛和頌揚諸葛亮的真性情、大智慧,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可貴品質,已然成為中華民族的忠義之魂、精神之基;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司馬懿則成了虛偽冷漠、陰險狡詐、勝之不武的代名詞,一直受到善良人們的極度厭惡和蔑視。

所以,在老百姓看來,有血有肉、英年早逝的諸葛亮才是三國的最后贏家,其雖敗猶榮,雖死猶生;反觀那個活到72歲、熬死曹氏幾代人的司馬懿,則隨著諸葛亮的離世,在人們心目中就已經死了——是啊,既然諸葛亮死了,還留著諸葛亮的敵人做什么?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個民間流傳甚廣的“諸葛亮死治司馬懿”故事,結束全文。

諸葛亮死后,蜀軍按照他留下的遺計,井然有序地撤軍回國。司馬懿在追趕蜀軍徒中,先是被諸葛亮穩坐木輪車、手搖羽扇的木制雕像嚇個半死,后來又被諸葛亮留下的一本無字兵書,活生生命喪黃泉——司馬懿撿到兵書,如獲至寶,迫不及待地一頁頁手蘸唾液翻看,翻到最后一頁,上面赫然寫著十個大字:書用毒藥喂,死治司馬懿!司馬懿慘叫一聲,倒地而死。

(全文完)

來源: 李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