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編留意到一篇發表在國際期刊上的最新論文,科學家第一次使用新算法追蹤遷徙蝙蝠。編譯分享如下。
以色列海法大學和特拉維夫大學聯合開發了一種全新的利用雷達技術的算法,使研究人員能夠首次追蹤蝙蝠的移動軌跡。
2023年5月份發表在《生態學與進化方法》雜志上的這項新研究揭示了蝙蝠像鳥類一樣在全球范圍內進行遷徙。然而,它們的遷徙模式卻有很大的不同。
借助這種新算法,研究人員現在可以監測風力渦輪機附近蝙蝠的活動,從而為保護蝙蝠開發新方法**。由于缺乏有關蝙蝠飛行模式的數據,目前蝙蝠的死亡率是鳥類的10倍。**
該研究的博士生和首席作者Yuval Werber解釋說:“全球范圍內使用風力渦輪機的數量正在增加。它們對環境友好的能力取決于對有翼生物的影響。”
迄今為止,關于蝙蝠在渦輪機附近的活動的知識空白導致了對降低其高死亡率的有效方法的缺乏。
Werber繼續說道:“全球范圍內的人們現在可以追蹤和監測蝙蝠的活動,從而拯救更多的蝙蝠。”
近年來,利用雷達研究空中物種變得越來越常見。雷達可以提供有關飛行動物的大小、飛行速度、體結構和振翅模式的數據。這些數據使研究人員能夠以前所未有的規模研究基本的生態問題。現在可以提供對基礎設施和發展項目至關重要的數據,以避免干擾野生動物的飛行路徑。
為什么雷達以前無法追蹤蝙蝠?
為了開發能夠識別蝙蝠的算法,需要進行人工觀察。由于蝙蝠主要在夜間和高空飛行,迄今為止無法收集到關于它們的可驗證數據。沒有數據,就無法開發出能夠識別蝙蝠的算法。
由于雷達通常是在重大建設項目之前進行初步生態調查的一部分,所以許多建筑物在沒有考慮到蝙蝠的情況下建造。
那么研究人員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研究人員利用以色列境內的一組鳥類雷達,確定了6月份的一個特定兩周期,這段時間以色列胡拉谷地區沒有來自遷徙鳥類的夜間活動。通過排除法,這段時間內除了昆蟲之外的任何觀察都很可能是蝙蝠。
這些蝙蝠觀察根據活動時間、翅膀運動的生物力學和生物體的大小進行了區分。然后,通過使用已建立的鳥類雷達的數據庫,研究人員創建了一種能夠區分鳥類和蝙蝠的算法。
對算法的驗證測試顯示準確率超過90%。研究團隊歡呼道:“多虧了這個算法,我們現在擁有了一個獨特的全球數據庫,其中包含6萬次蝙蝠觀察。”
這種新算法如何幫助蝙蝠保護工作?
借助這個令人矚目的數據庫的幫助,現在可以確定蝙蝠遷徙與鳥類遷徙有著明顯的差異。蝙蝠在兩個遷徙季節中開始遷徙的時間比鳥類晚。它們也在更低的高度(200-600米)進行遷徙,而鳥類在更高的高度(100-1000米)進行遷徙。
Werber說:“每年有數百萬只蝙蝠因風力渦輪機的運行而死亡。不幸的是,即使是無污染的能源也可能產生嚴重的生態后果。”他繼續說:“我們的算法的全球應用將有助于研究影響蝙蝠的環境因素。我們可以進一步了解它們的行為以及氣候變化對全球眾多蝙蝠種群的可能影響。”
參考文獻:
Werber, Y., Sextin, H., Yovel, Y., & Sapir, N. (2023). BATScan:一種雷達分類工具揭示了大規模蝙蝠遷徙模式。《生態學與進化方法》,00,1–16。https://doi.org/10.1111/2041-210X.14125
編譯:芊佳
審核:綠茵
編輯:Tommy
來源: 中國綠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