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7日

力箭一號遙二運載火箭

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成功發射升空!

圖源環球時報

此次力箭一號遙二運載火箭發射,刷新了我國一箭多星最高紀錄,進一步推動我國商業運載火箭航班化發射。

相信有不少小伙伴和小科一樣對“一箭26星”的多星發射技術充滿了好奇,“是不是發射的衛星越多,就越能證明航天技術越厲害?”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

“一箭多星”是什么?

“一箭多星”技術,就是用一枚運載火箭同時或先后將數顆衛星送入地球軌道的發射技術。“一箭多星”是一種相對優越的發射方式,它能充分地利用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降低衛星發射成本

圖源福建日報

“一箭多星”技術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將所有載荷發射到同一條軌道;另一類是分別將不同的衛星發射到各自的軌道

這兩類發射對于運載火箭的要求是不同的。第一類發射任務是在運載火箭的末子級關機后,將火箭所承載的載荷依次釋放出來。這其中,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是避免各個載荷釋放后出現碰撞的問題。

福建日報曾發文,避免各個載荷釋放后出現碰撞的問題其實并不難解決,只要在釋放衛星時,速度稍有差異,或者釋放的時間稍有不同,各個衛星一般來說就會越“飄”越遠,由于釋放時的相對速度并不大,即使碰撞也不會產生大量碎片。

對于將多顆衛星發射到不同軌道的方式,就要求運載火箭在進入初始軌道后,還要具備變軌的能力,這就不是常規的運載火箭可以做到的了。

圖源網絡

一箭發射的“星”越多越強?

“一箭多星”的發射成功,標志著運載火箭能力的提高,標志著分導核彈頭、發射技術和火箭與衛星分離技術上的新突破,截至目前有中國、俄羅斯、美國、印度、日本、歐洲航天局等掌握這個能力。

2017年,一家印度公司創下“一箭104星”紀錄。那么我國一箭26星VS印度的一箭104星,強在哪里?

圖源網絡

福建日報發文稱,于2017年印度發射的一箭104星中,除了730公斤的主載荷衛星以外,余下的都是微型衛星,質量最小的只有5公斤。這104顆衛星加起來總重量還不到1.5噸。此外,印度當年的一箭104星,采用將所有載荷發射到同一條軌道的入軌方式

而我國發射“一箭26星”的力箭一號遙二運載火箭,是我國當前最大的固體運載火箭起飛重量135噸起飛推力200噸總長30米芯級直徑2.65米,5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1500公斤。

據力箭一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助理史曉寧介紹:“我們創新采用一種斜板的一個布局,斜頂在頭上,這樣就帶來了一些力學環境的問題,因為環境肯定沒有側掛或者是直頂環境好。所以我們做了大量的動力學仿真,做了振動試驗保證衛星的環境在衛星的承受范圍之內”。

圖源福建日報

通過研制團的攻關,力箭一號合理地將26顆衛星裝入了火箭整流罩,并設計了4次分離動作,保證衛星入軌時互不干擾。因此,我國一箭26星對比其他國家的“星”“強”在哪,其中技術含量早已將答案昭然若揭。

刷新我國一箭多星最高紀錄

我國最早的“一箭多星”發射可追溯到1981年9月20日。當天,風暴一號運載火箭發射實踐二號、實踐二號甲、實踐二號乙三顆科學實驗衛星成功。自此,我國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掌握“一箭多星”技術的國家。

作為我國當前最大的固體運載力箭一號運載火箭的第二次飛行,力箭一號的連續成功標志著該型運載火箭技術狀態成熟和可靠性的不斷提升,這將加速我國商業運載火箭航班化發射步伐。

力箭一號遙二運載火箭此次成功發射“一箭26星”,也刷新了我國一箭多星最高紀錄

圖源新華社

史曉寧介紹,“這一次任務中,我對火箭的狀態其實還是比較有信心的,因為經過遙一任務,力箭一號的可靠性已經得到了驗證。我個人比較擔心的還是星箭分離的環節。”

力箭一號總師助理史曉寧6月7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介紹稱,這一次力箭一號分離的衛星數量多,不僅要保證衛星能夠成功分離,還要確保衛星入軌的精度,這個難度比較大,“所以每一次星箭分離我們都緊盯測控數據,不過最終我們把每顆衛星都精準的送到了預定軌道。

| 本文內容來源:

[1].https://mp.weixin.qq.com/s/ohZdMxE_k_BXDrF59XyCmA

[2].https://mp.weixin.qq.com/s/D3uV_azWwTgn76V0DngBJA

[3].https://mp.weixin.qq.com/s/u006bgtXhVEwbol4abuVIA

| 編輯:小科

| 審核:科普菌

| 來源:陜西科普

來源: 陜西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