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出汗多,洗澡的頻次可能也有所增加。
用什么樣的水溫洗澡血管、心臟、皮膚都受傷?冷水澡的降溫效果其實不如溫水澡?洗冷水澡對哪些人群有好處?洗澡的“最佳時間”是什么?
01****冷水澡的降溫效果其實不如溫水澡
天氣炎熱時,人比較容易流汗,此時的皮膚毛細血管屬于擴張狀態,如果突然洗冷水澡,會刺激血管收縮,引起出汗不暢、心悸、頭痛等不適。尤其是中老年人,以及有冠心病、高血壓、中風病史和心律失常的人群,應盡量避免在夏天洗冷水澡。這種“驟冷刺激”對身體而言,是另外一種負擔。
即使是看起來十分健康的人士,也可能在外界誘因下觸發身體隱藏的疾病隱患,所以洗冷水澡時要多加注意,盡量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一般來說,可以先用冷水拍打四肢,再用冷水浸濕毛巾擦拭前胸和后背,最后將冷水淋濕全身,如感到寒戰,應縮短淋浴時間或升高水溫。
注意:無論是哪類人群,在劇烈運動過后,都不宜立刻洗冷水澡。
02****洗澡水溫越高越好嗎?
對于有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等慢性病的人群來說,洗澡水溫度過高也是有風險的。
隨著熱水沖洗,全身毛細血管擴張,大量血液涌向體表,心、腦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相對減少,有可能誘發心腦血管意外。洗澡時水溫既不宜過高也不宜過冷,一般控制在38°C~40°C比較適宜。
03****5 個時刻不適宜洗澡
1.高強度體力或腦力活動后:
劇烈運動后,血液循環處于活躍狀態,立刻洗澡會加重心臟和血管的負擔,尤其不宜洗冷水澡。
2.吃飽或空腹時:
吃飽后,體內血液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統,這時洗澡,周圍血管擴張,可能造成消化系統血液循環相對減少,易導致消化不良。
空腹時,體內血糖水平相對較低,洗澡讓流向皮膚組織的血液增加,供應腦部的血液量減少,可能導致暈倒等意外發生。
3.喝酒之后:
醉酒會影響人的平衡感,在濕滑的浴室里容易跌倒。
4.低血壓或低血糖時:
在低血壓、低血糖的時候,或者人極度疲勞時洗澡,易因為缺氧導致眩暈或休克。就算一定要洗,也不要在浴室停留過久,注意浴室適當通風,增加氧含量。
5.睡覺之前:
剛洗完澡時,人體會稍微興奮一些,不容易馬上睡著,所以不要臨睡前再去洗澡。在睡覺前1~2小時洗澡,可以平均加快10分鐘的入睡速度。
04****洗澡有個“最佳時間”
這里的洗澡“最佳時間”不是指早上洗澡更好還是晚上洗澡更好,因為從科學角度看,并沒有一定要什么時候洗澡的說法,但洗澡的時長可是有最佳時長的,一般情況下,淋浴10~15分鐘是足夠的,就算要泡澡,最好也不要超過20分鐘。
洗澡時間長,人容易感到疲勞,易引起心臟缺血、缺氧,致使冠狀動脈痙攣、血栓形成,甚至誘發嚴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
來源: 中科體檢